Edit your profile   Registration is free!   Find other member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Search   Home
Email This Page to Someone!
Show a Printable Version
WENXUE.COM BBS > 六香村
“本期诗人”专栏-ot
< Last Thread     Next Thread >
Author
Thread    Post New Thread     Post A Reply
马兰
Member

Registered: Feb 2001
Posts: 93

“本期诗人”专栏



作者简介:

  杨克,生于广西,移居广州十年,现为某杂志社编审,已出版《太阳鸟》、
《图腾的困惑》、《向日葵和夏时制》、《陌生的十字路口》、《笨拙的手指》等
诗集,主编《〈他们〉十年诗选》、《1998中国新诗年鉴》、《九十年代实力诗人
诗选》、《1999中国新诗年鉴》、《2000中国新诗年鉴》、《开始》等。曾应邀参
加日本、台湾、澳大利亚等地诗歌节,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分别获过文学奖多种。

杨克诗选

听朋友谈西藏

那是地球最高的地方
圣山下是泉水
圣山上是蓝天

那里没有时间
人生其他阶段没有分别
只区分成人 童年

只要是成人 就可以和任何一个成人
相恋 甚至和九个成人相恋
那里没有婚姻的刀子
能把爱情割断

那里每一颗石头都有灵魂
每一棵草都能长成仙子

那里是一个女孩唱过的歌
清澈的湖泊是眼泪
滴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2001/8/22

天河城广场

在我的记忆里,“广场”
从来是政治集会的地方
露天的开阔地,万众狂欢
臃肿的集体,满眼标语和旗帜,口号着火
上演喜剧或悲剧,有时变成闹剧
夹在其中的一个人,是盲目的
就像一片叶子,在大风里
跟着整座森林喧哗,激动乃至颤抖

而溽热多雨的广州,经济植被疯长
这个曾经貌似庄严的词
所命名的只不过是一间挺大的商厦
多层建筑。九点六万平米
进入广场的都是些慵散平和的人
没大出息的人,像我一样
生活惬意或者囊中羞涩
但他(她)的到来不是被动的
渴望与欲念朝着具体的指向
他们眼睛盯着的全是实在的东西
那怕挑选一枚发夹,也注意细节

那些匆忙抓住一件就掏钱的多是外地人
售货小姐生动亲切的笑容
暂时淹没了他们对交通堵塞的报怨
以及刚出火车站就被小偷光顾的牢骚
赶来参加时装演示的少女
衣着露脐
两条健美的长腿,更像鹭鸟
三三两两到这里散步
不知谁家的丈夫不小心撞上了玻璃

南方很少值得参观的皇家大院
我时不时陪外来的朋友在这走上半天
这儿听不到铿锵有力的演说
都在低声讲小话
结果两腿发沉,身子累得散了架
在二楼的天贸南方商场
一位女友送过我一件有金属扣子的青年装
毛料。挺括。比西装更高贵
假若脖子再加上一条围巾
就成了五四时候的革命青年
这是今天的广场
与过去和遥远北方的惟一联系

1998/11/26

经 过

偶尔,坐在旁边的
是穿时髦背心或牛仔裙的女孩
像浆果就要胀破的身体,令人呼吸艰难
柔润修长的手指,指甲上涂着寇丹
无意识地在坤包上轻微弹动
“年轻就是美丽”
我听见内心秋风落叶一声叹息

从新港路走到文德路,从青年进入中年
从二十四小时到二十四节令
公共汽车很有耐心的移动里
日子在钢铁齿轮上传递
上班下班,我周而复始走同一段路
从诗歌穿越商标广告,从同志走到先生

而此刻,与我挤肩贴背的
是两个穿着皱巴巴西装的打工仔
袖口上的商标比衬衫上的污渍更为显眼
“龟儿子,搞了好多钱嘛?”
“鬼扯,要办个暂住证
还找不到门从哪里开”
拖泥带水的四川话,意味着命运
在粤语的门槛外面徘徊

后视镜里遍地摩托,从待业到下岗
从海珠桥到海印桥,从申报奥运到香港回归
骑楼一天天老去,玻璃幕墙节节上升
挤逼的空间里,诗意比纯氧更稀薄
挂在记忆中的蓝天
已经是晾在工棚外,一块硬梆梆的旧毛巾

刚上车的服装小贩,满脸潮红
上足发条的闹钟在城里不停跑动
穿一袭黑色低胸裙??
微露的双乳
像中山大学与毗邻的康乐布料市场
其乐融融,从未构成过敌意

随地吐掉的是果核,吞下情人却吐掉爱情
坐台小姐是一道道变换的风景
从早茶到夜茶,从怡乐村到客村??
马路永远挖了又填,又填了又挖
身体和轮胎渐渐磨损
活着,我像颗保龄球来回滚动
走过的只是一小段路
却经历了两个时代和二重语境

1998/

没有终点的旅程

飞机是今天的大鸟,是一只鞋子
天空飞来的一顶花轿
从N城到G城,不再有远方
所谓漫长的一生,永远
噢,像裙子滑下那么简短

当你从到达厅电视屏幕深处涌出
看不见暗中偷窥的摄像机??
我看见你的脸像雪在群峰中裸现
就像不久前我看着你的背影从安检口消失
仿佛一转身又回到这里
早晨你对着一面镜子梳妆
随后常常也是这个动作
“好像我一直就在这里,仅仅
离开地面再回到地面。”

寄居蟹的新房不点灯
背部紧闭的连衣裙像门的两扇
被轻轻开启,使你
像笋子被剥出
“好像苹果在秋天”
连结昨天与今天,记忆与现实
是窄窄的一条拉链

次日,重新上演
古老寓言的现代翻版,乌龟和白兔赛跑
我们谁先到达目的地
当公共汽车缓慢而吃力地行驶
你像一张白纸从我头上飘过
飞机再次飞越火车站低矮的屋顶

1998/10/13

获赠书上的签名

那些树枝一样茂盛的笔划
生长它们的那个男人
一截粗壮的树桩
干枯的手指 内里充盈血性
他一生像马大踏步走路
却在文字里兜圈子
打个喷嚏 如同炸响的惊雷
现在我们已听不到他的鼻息

而甜美的曲线 像闪电的先兆
尖利 敏锐 在扉页的天空炫惑
灵动就是生命
倾泻欲出的水
眼看就要胀破绢秀的字迹
那拈花指尖
挑起心之颤栗
并且温暖最麻木的肉体

而今他们的脸在书页里消失
神秘的文字悬挂在我的枕头边沿
当我恰巧用某种姿式斜卧
惊惧中我突然清醒
我听见了黑夜的尖叫──纸上的声音

1999/11/4


电 话



磁性的音色,像黑鳗从远处朝我游来
软体的鱼,带电的动物
一遍遍缠绕我的神经
你我是看不见的,有谁能看得见呢
在感觉的遮蔽中,我们互相抵达
声音的接触丝丝入扣

嘴唇的花瓣,瞬间盛开和凋谢
狭窄的通道,一个岩洞的形状
语码进入耳廓。彼此
是对方急切寻找的向度和出口
表达从这一段躯体出发
在被告知的另一段躯体的内部消失
牙齿的闪电,淹没在黑暗的肉体里



电话是交流的怪物,是一道
可以随手打开的对话之门
任意阉割空间,消解语言的隐喻
迅捷把人带进精心布置的虚假场景
电荷漫游,声频信号转换
话语的遭遇其实是双料错觉
宣讲和倾听构成紧张对抗
叙事缝隙转瞬即逝

沟通隔绝的不是导线,它只是度过方式
心有灵犀千千结
经纬的两端,灵与肉同步感应和振颤
生命的全息符号不断透折而来
像蜥蜴在草丛中来回窜动
无限膨胀的听觉空间虎虎有声
迷失于话语事件中不能自拔
渴望气息和情感纠缠不已



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说”出
爱是无底的沦陷,热流传递
我们完全打开五官,进入迷狂状态
眩晕和笑意双向投射
谁也无法拒绝别人的口水污染自己
当“自我”和“他者”互涵
倾诉和聆听合一
电流的“滋滋”声中,灵魂出壳
通灵的现代巫师
咚咚跳动的心不由自主地大声唱起歌来

一次短暂的通话就是一次终生的相遇

1996/4/15

花园别墅

绝色女子夤夜远眺
遮光蓝玻璃裹着猜不透的心情
她隐隐感到了荷叶上水珠的滚动
一辆小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万千屋顶波涛狂奔

璀璨的水晶球在欲望之巅悬浮
半空的鸟巢被春雨湿润
驿动的车子像远方的一匹快马
半明半暗的音乐衬着梦幻
使慵散的女子眩晕

此刻逼近的车灯拐进街口
仓促地向命定的结局推进
瘦削的肩胛敞开玉碎瓦全的美
她听见神秘的脚步声像马蹄哒哒
灯光溅起由远而近的泥□

她甚至辨明了马儿粗重的喘息
野兽的气味霎时灌满发胀的胸
她惟一能做的是等待和顺应
这时候户里户外都是风暴的世界
响起了命运的敲门声

1996/6/2

广 州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民谣

由北向南,我的人民大道通天
列车的方向就是命运的方向
纯朴的莫名兴奋的脸
呈现祖国更真实的面容

盲目的漫游者,在车站广场
误入房间的鸟惊慌碰撞
不管多么疲乏,也不愿逃离这鲜花稻穗之城
嫉□那衣冠楚楚的大俗的人
像阳光在透明的玻璃中间飞翔

想象点钞机翻动大额钞票的声响
这个年代最美妙动听的音乐,总有人能听到
总有人的欲望可以万紫千红地开花
走向珠江三角洲,无数的人就这样消失
一场暴雨被土地吸收

也有人只是经历了漫长的白日梦
开始是苦难,结束也是苦难
列车的方向再度是命运的方向

1994/2/23

野生动物园

再大的牢笼也是牢笼
这座 模范监狱
拥有最伟大的权利:放风
那时节
马戏团所有的演员
载歌载舞

大象的时间和蚂蚁的时间
一律遵守它们的上帝
人类的时间
它们的每一颗牙齿
都安上了窃听器
屁股光秃的老猴子
整日晃荡它的生殖器
它的自由
不过是不穿裤子

兽性大发的东北虎
扑向瑟瑟发抖的小公鸡
──它的早餐
森林之王的面具下 被驱赶的奴隶
就像角斗士
在众人的喝采中表演
追思往日,在森林深处
也混合著今日的悲伤

管理员为生灵们描绘了
取消货币和丛林觅食的好处
他得意洋洋地告诉他的子民
这就是天国

曾经有鹦鹉学舌
抗议本座人性监狱惨无兽道
它的长啜
当天就被老鹰穿孔上锁

当那头成功越狱的黑豹
窜过城市的裤裆
找不到□身的树洞
又一次惨死在汽车轮下
在这个人满为患的世界
再没有什么庇护所
比牢房安全

2001/5

在商品中散步

在商品中散步 嘈嘈盈耳
生命本身也是一种消费
无数活动的人形
在光洁均匀的物体表面奔跑
脚的风暴 大时代的背景音乐
我心境光明 浑身散发吉祥
感官在享受中舒张
以纯银的触觉抚摸城市的高度

现代伊甸园 拜物的
神殿 我愿望的安慰之所
聆听福音 感谢生活的赐予
我的道路是必由的道路
我由此返回物质 回到人类的根
从另一个意义上重新进入人生
怀着虔诚和敬畏 祈祷
为新世纪加冕
黄金的雨水中 灵魂再度受洗

时装模特和流行主题

与广告对视,迷花乱眼
野性。高贵。幻象中是豹子的光泽
雍容华贵炫耀
唯一永恒的朴素是失去的朴素
布的气味,化妆品和真皮的气味
隐秘的、满足的幸福
感觉中有一只伟大的手
推动历史,改变与生俱来的嗜好
商品的证明。现代文明的证明
人生在世,感恩
铁。石油。和水泥的优良品质
暗香在内心浮动
工业的玫瑰,我深深热爱
又不为所感

看一个城市男人锯木想起随意拼接的词

知识小桶上 一张卷心菜过分白的脸
货币分娩的劳力
舞动一把愚笨的匕首
正恐怖地注视
通心粉般瘫软的木头

千脚兽摇摆跋涉 横穿森林的逆流
锯齿形的风喋喋不休
刺耳的仙人掌的声音骤然响起
纯真的钉子 一只厚皮动物
躲在圆木里打盹

一枚大胆的铁钉与一个巴格达似的男人对峙像一幅
童话??
小山羊诱拐绑匪

陈腐的钢锯 继续面色苍白的韵律
轻舟用力拉出长江
一起一伏的臀部 失去热情

1995

石 油



结构现代文明的是液体的岩石
石头内部的冷焰
零度激情,绵长的黑色睡眠
保持在时间的深渊
水与火两种绝对不相容的元素
在事物的核心完美结合
蛰伏的黑马
永恒的午夜之血,停止呼吸的波浪
谁也无法涉过的光明河流
上下驰骋
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

二????

石油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
而是转换,从地狱到天堂
从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
火焰是尖锐的预言
瑰丽的梦境在死的光华中诞生
火中盛开的石油看不见花朵
二十世纪是最黑亮的果实

接连之声不绝,石油在混沌流淌
生死回环的石油气象万千
广大无边的气息
浸淫物的空间,甚至精神的空间
塑料器皿,凡士林,化纤织物
石油在一切感觉不到石油的地方汹涌
石油是新时代的马匹、柴、布、喷泉
金苹果,是黑暗的也是最灿烂的
今天石油的运动就是人的运动
石油写下的历史比墨更黑

三????

就像水中的波痕,伤害是隐秘的
大自然在一滴石油里山穷水尽
灵魂陷落,油井解不了人心的渴意
游走奔腾的石油难以界定
在石油的逼视中
回光返照的绿色是最纯美的境地
一尘不染的月光,干净的美
在汽车的后视镜里无法挽留

1993/5/6


1967年的自画像

一只快活的狗崽子从街上穿过
那一年我十岁,没见过一堵干净的墙
使夏天生动的是绿军装
我在辩论的词语中间窜来窜去
在大字报上认字
敏感的鼻子嗅着焦灼的气息
太阳很烫,口号火暴暴的那个夏天
一只狗崽子从革命风暴中穿过
教室空空荡荡

一只狗崽子从子弹的呼啸声中穿过
终于闯到了枪口上方
兴奋无比,十岁的那个夏天我不理解死亡
我觉得自己像是活在电影中
赶上了保尔的时代
当我小心翼翼地从地上捡起一颗弹壳
手指接触的只是一场恶梦的开始
1967年我目睹一张张脸孔在空气中消失
一只惊慌的狗崽子从街上穿过
飞快地逃离1967年的风景

1994/3/7


太 原

在大风扬沙的迷茫里我看见诗人潞潞,独自
经过南华门东四条,一行墨水
并非幻像,这是下午三点一刻
他脚下的浮土热气升腾

沙尘暴在天边低吼,激怒的兽群
丢失了森林的兽群
疯狂乱窜,像进村的鬼子兵
拐进街角的潞潞,灰暗中移动的亮点

继续走着,习惯了吃土的孩子
心怀感伤,对周遭的混沌熟视无睹
即使风和日丽,也头顶一公斤铅尘
这黎明即起沐浴的最后的绅士

“这鬼天气!”他嘟囔着,沙丘
堵塞不了一个歌者的喉咙
此刻他内心阳光清亮,汾酒芳香四溢
一行行诗歌正飞翔而至

我在下午三点一刻看见他,形单影只
像逆风中振翮的一只小小燕子
当飞沙走石夺去了世界的澄明,眼含
泪水,在想象里用剪子裁出一角蓝天

2000/4/19


某夜:游庆王府花园

你柔软的腰身在颓园里飘忽
似婀娜的一根荆条 一弹
话语自舌尖飞出 缤纷似昙花
一朵接一朵 把废墟的荒疏吵醒

比伶牙俐齿更快的是你的脚步
回廊逶迤 仿佛你踩着风在跳舞
黑暗里似乎你双脚离地
敏捷如一只狐 “嗖”地躬身窜过荆丛

花园外青灰色高墙 阴影似爬动的
壁虎 你舌头一吐 我看见人头从房顶垂下
似倒挂的蝙蝠 偷窥
这厢亭阁 上演现代聊斋

而在坏念头里你是百年前那颜如玉的女子
脸色比□梅更白 被压倒在草丛里
凛然不可侵犯
腿边开着艳若鲜血的海棠

锈涩的风铃在檐下无语
你继续半明半暗的讲述
我嗅着悬浮的气息梦游 惊怵
自来水管 有一丝丝黑头发流出

最后连你自己也感到害怕了
我们一齐逃到灯火通明的大街
在故事之外 你的指甲依旧是
猫爪 把我内心的老鼠勾摄

2000/8/19

沙尘暴

是谁策动了这场远征
谁酝酿的阴谋──
把鸟儿撵出天空 飞机轰出正点
迷津 找不到血迹和伤口
把鱼驱出水 水逐出河床
河道喧闹奔走相告的石头
把呼吸赶出鼻孔 泪水漏出眼睛
陷落的黄沙 使纷沓的脚步恐惧
把蝴蝶扔出花朵 把星星吹灭
大地 灯还亮着 找不到星星的尸首

挡不住树叶 从树木的身体里长出来
像春天的牙齿

2000/4/27


鼓 浪 屿

钢琴声里浮动的岛屿
日光岩是最明亮的音符

沿着小路的旋律
我走进钢琴博物馆
音乐的骨架 庞然大物
譬如恐龙 譬如
一头头睡狮

打开的钢琴前
穿黑衣的女孩在演奏
白亮的脸庞
像微微张开的蚌
含着饱满的珍珠
琴声掀动树叶
掀开天空的衣角
我看见大片鱼白色的肚皮

一场倾盆大雨在哭泣
我看见远方
广州红尘万丈
纽约道琼斯指数上涨
我看见车臣硝烟弥漫
我看见黑人的牙齿
像一排晶莹的玉米

在钢琴声里
波涛屏声敛息
只有
女孩的脸庞 白亮
海的波浪 在白色的琴键上继续翻动

2000/3/21


杨克的当下状态

在啤酒屋吃一份黑椒牛扒
然后“打的”,然后
走过花花绿绿的地摊。
在没有黑夜的南方
目睹金钱和不相识的女孩虚构爱情
他的内心有一半已经陈腐。

偶尔,从一堆叫做诗的冰雪聪明的文字
伸出头来
像一只蹲在垃圾上的苍蝇。

1994/


五 一

今天有那么多不劳动者在路上
今天有那么多人去远方
从未远游的老姑娘
乳房像扑腾的鸽子 长出了翅膀
他的老爸和几个同事
一杆杆老枪子弹出膛

从书斋里走出来的新青年
像一条蠹虫 白白胖胖
腋下夹着中央电视台的出行参考
仓促上路 放长假的命令
一不小心改变了五四的方向

滴溜溜转晕了头的陀螺
迷失在风景里
牵牛花扯牵着幸福鸳鸯
喜欢舔嘴唇的上海新娘
差点把爱情吐光

不工作才是美丽的
五月的鲜花开遍原野 垃圾芬芳
只有地里的农民 被人遗忘
沿途的稻草人 不声不响

2001/5

那年冬天

一把把冷飕飕的刀子
一夜便割干净一切
城市蒙上白布

露宿的
僵硬的树,枝桠手脚冰凉

逆风而行的人
柔弱得像一条条草
谁一声低沉的咳嗽
吓得路旁的楼房一跳

2001/5


在东莞遇见一小块稻田

厂房的脚趾缝
矮脚稻
拼命抱住最后一些土

它的根锚
疲惫地张着

愤怒的手 想从泥水里
抠出鸟声和虫叫

从一片亮汪汪的阳光里
我看见禾叶
耸起的背脊

一株株稻穗在拔节
谷粒灌浆 在夏风中微微笑着
跟我交谈

顿时我从喧嚣浮躁的汪洋大海里
拧干自己
像一件白衬衣

昨天我怎么也没想到
在东莞
我竟然遇见一小块稻田
青黄的稻穗
一直晃在
欣喜和悲痛的瞬间

2001/5


缓慢的感觉

汽车蝗虫般漫过大街
我的身体像只大跳蚤在城市的皮肤蹦??
“忙”这条疯狗
一再追咬我的脚跟
这个年头
有谁不整日像一只野兔?

其实我想让内心的钟摆慢下来
慢 下 来??
我真想握住什么

“我喜欢缓慢的感觉”
骤然停下的片刻,在向日葵酒吧
我听见你的声音在说

缓慢是音乐的休止
钢筋牢牢抓实混凝土
那足球射门瞬间漂亮的急停动作
读了三年的一本书
会议中的两分钟瞌睡
头发乱了
风突然止息在发梢上的一刻

我奔跑,只因为所有人在奔跑
骤然停下的片刻
不外乎红满天的太阳,砰然坠落
掉进酒沫四溢的夜生活
“我喜欢缓慢的感觉”
──退缩后最松驰的时分
我听见有个声音在说
我多么欢愉
像一只被丢弃在路边的跑鞋

1999/5/2

夏时制

火车提前开走
少女提前成熟
插在生日蛋糕上的□烛
提前吹灭
精心策划的谋杀案
白刀子提前进去
红刀子提前出来

只是孵房的小鸡拒绝出壳
只是入夜时分
月光不白

马路上晨跑的写实作家
在本来无车的时刻
被头班车撞死 理解了
黑色幽默和荒诞派
老地点老时间赴约会的小伙
从此遇上另一个女孩
躺在火葬场的死者
享年徒有虚名
莫名其妙被窃走一小时阳光空气
一个个目瞪口呆
时间是公正的么?
1989.



朝阳的一面向着你

他站在烈日下
在一辆红色出租车旁
等你

他就像他的国家
假装
什么事情也不曾发生

此刻是正午
连建筑物都没有阴影

你看见的只是他的外表
就像大约二十分钟后
被端上餐桌的那只螃蟹
有着坚硬的外壳

餐后赠送的果盘里
有一只西红柿
饱满 鲜亮

当你轻轻咬了一口
你才发现 它内心是烂的
你惊讶得差点叫出声来

他依然不动声色
就像刀叉下的那爿苹果
把朝阳的一面向着你

他和你重新走到阳光下分手
似乎 什么也没有改变
你知道 一切都早已改变
2001/8/20


杨克,当代诗人,现居广州,系《作品》杂志社编审,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特聘教授。个人出版《陌生的十字路口》、《笨拙的手指》、《叙述的城市》等5本
诗集和1本散文随笔集,主编编选《〈他们〉十年诗选》、《九十年代实力诗人诗选》、
《中国新诗年鉴》系列等。有诗歌、评论、随笔、小说入选《新诗三百首》、《中
华百年诗歌精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中国当代先锋诗
人随笔选》等国内外100余种选集,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分别获过文学奖多种。个人曾
应邀到日本、澳大利亚、台湾等地进行文学交流


二十一个问题:对杨克的一份书面采访
---------------------------------------

1. 对你自己到目前为止的文学生涯是否可以暂时作一个总结。
多年来,我有幸置身于中国诗歌的潜流之中,我一直以一个独立的诗人的姿态参与
其间,毋需讳言,我不是“生而知之”的天才, 几年前回答《断裂》问卷时,我就
坦承自己的写作受过北岛等同时代诗人的影响。我也和一部分诗人秉承相同的文学
立场,但我从来就没有被包括第三代在内的诗的风尚完全左右,尽管不时被鼓噪的
诸多流派所障,也目睹了那些作为某个阶段诗歌文化现象(反文化其实也是一种文化
)代表人物的显赫,可我仍以为一个诗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写作的个人尺度和自由创
造的品质,他必须单枪匹马上路。既不跟主流走,也不跟非主流走。 我以谦卑笨拙
的态度对待写作,诗歌呈现的是个人的经验,惟愿每个阶段能有一两首坚实的文本。
多年来我不能说自己很勤奋,却可以说做到了锲而不舍地劳动。若一定要作一个总
结,我还是七年前的那句话:我写作时心目中没有流派,只有诗歌。

2. 你先是生活在广西,91年后来到广州,两地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影响和不同,你
个人更喜欢那一个地方?
我曾写过:诗人不可能言说一切,他在自己生存的特定空间里写作,所传达的
只是局部的真理。当然诗歌所告知的生存本相不仅仅是一些生活片断,重要的是有
一种整合,而且还有阔大的意蕴空间。然而无论那种“空间”,无疑包括人的生活
环境在内。广西使得我的写作跟记忆中的大地有倾心交流,广州则使我逼进当下中
国人生存的前沿,发现一种涉及“新的城市经验”表达的诗歌。但二者并不是绝对
割裂的,一个人的写作自有其延续性,我在广西时就已写出《电子游戏》、《夏时制》
等诗文本。就生命本真的情感而言,我热爱广西;就诗歌和诗之外更多的生活层面
而言,我个人更喜欢广州。我经常听到国内一些人莫名其妙的看法,他们想当然地
认为,居住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艺术家必然以丧失实验精神和探索方向为代价,可二
十世纪的艺术发展恰恰早已证明这种观点的悖谬。无论中外,花样翻新的现代艺术
大多诞生在繁华富庶之地,除了魔幻现实主义,再要举出发生在贫困地带的例子确实
不多。

3. 这几年,你参与或主持编辑了好几种有影响的当代诗歌选本,比如:《他们十
年诗选》,《新诗年鉴》系列等,反应都很好,你是怎么考虑和操作的?
我做事一贯低调,在我看来,编选当代诗歌,仅仅意味着实实在在地参与中国新诗
的建设,而当下保持冷静清醒地心态显得尤为重要。我以为一个编者的基本素质,
首先体现在直觉上对我们自己时代的诗歌方向要有根本性的把握,有公正的艺术判
断力,还需要有平常心,不要将一切事情神圣化。其实无论某个人编还是不编诗选,
中国诗歌该发展还是发展,该死亡还是死亡,只不过既然选择了要做这件事情,就
只能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寻找无限的可能性,一点一滴地尽心尽力将它做好。像年
鉴那样的体例,比纯粹选一本诗歌要复杂得多,我以为一个有效率和协作精神的工
作班子,在组合的时候需要考虑从策划、选稿、资料查询到发行、宣传各个环节方
方面面的专才,这些人选之间要能够优势互补,而不宜清一色都是诗人,因为光会
写诗其专长一加一仍等于一。一本诗歌年鉴自有与其艺术精神相对应的诗歌标准,
编委也完全可以有鲜明的个人观点和美学趣味,但胸襟应该是开阔的,眼光应该是
远大的,我们不搞平衡,绝不意味着放弃宽容,宽容和暧昧不能混淆来谈,因为宽容
不仅仅是诗人对体制的诉求,说到底,个人和公众的宽容是现代社会的基础,也是
一切先锋艺术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上个世纪末我们着手这一工作之初,我所关注
的不仅是诗的审美形式和艺术符号,更焦虑世界性的诗歌日益封闭的生态环境,可
能力不能及,我想要做的是拆掉诗人与读者之间的墙。这部在南方诞生的非主流非
中心的诗歌年鉴,从一开始就是一部具有方向感和文献性的选本。

4. 你如何看待同行之间的另一些当代诗歌选本,比如何小竹的和其它人的,《新
诗年鉴》
你有信心一直出版下去吗?
我觉得这些诗选各有其文学立场和选稿尺度,何小竹等编的诗年选是其中最重要的
选本之一,去年在北京,诗歌版本学家刘福春先生没有那本书,我还千方百计找了
一本托人带给他。“年鉴”与“年选”的诗歌立场没有根本的差别,“年鉴”在前,
当时万马齐喑,几乎不可能出版任何诗选,年鉴趟开了一条路,其初衷就不是流派
色彩的类型选本。在我的理解里,先锋没有固有的模式,每个诗人惟有极端像自己,
口语一扎堆,最终大多数人只能是垫脚石,被两三个人的写作遮蔽。我觉得九十年
代跟八十年代相比,至少有一个方面毫不逊色,那就是诗人内心对个人写作的自信,
不再依靠群体的颠覆性的力量,我反对开倒车。汉语诗歌的资源,最根本的是中国
当下的、日常的、具体的生活,但年鉴所理解的生活是“有尊严的生活”,它警惕
过于琐碎化的负面倾向。或者可以说,年选的美学原则是“诗到语言为止”,所以
用小安《我看见形容词》打头,年鉴的艺术宗旨是“生存之外无诗”,因而以宋晓
贤的《一生》开篇。年鉴的出版当然会不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们有心理准备
和应对方案,有信心坚持下去。

5. 你参与了1999那场有名的“盘峰论争”,现在回过头,你怎么看?据说在会上
一开始你就大谈《新诗年鉴》的销量以致激怒了对方,是这样吗?
这里边有小小的内幕,你知道像我这种性情的人,是不会抢先发言的。吴思敬先生
私底下跟我打了招呼,说主办方担心双方言语过于激烈,想一开始就使气氛松弛一
些,故安排我第一个发言,他们觉得我这个人较温和, 希望我的言论不要太尖锐。
所以我只好放弃写好的涉及诗学分歧的《九十年代:诗歌的状况、分野和新的生长
点》稿子,顾左右而言他。 我不明白我那些话何至于捅马蜂窝,应该另有隐情和更
深层次的原因,与其说我“激怒对方”,不如说恰恰是后来我倒是有些被激怒了。
我坦承我有心理障碍,我可以针锋相对地亮出观点进行对话,但直到今天我也不愿
意使用暴力的语言攻击任何一个写诗的人,如果说这叫平庸我就宁可平庸好了。尽
管从我个人的角度看这场论争在这一点上很不尽如人意,但毫无疑问根子里这是一
场严肃的近二十年来最有意义的诗学论战。当然写诗的人并非一定要卷入纷争,可
假若身在其外便认为这是无谓的“场域”之争,那么时间将证明这个人俗人的眼睛
醒着而诗人的眼睛瞎了。

6. 谈到“盘峰论争”,总是不能避免谈及这两年中国诗坛的一切,你个人如何看
待论争后这两年中国诗坛的热闹与变化,你认为这种热闹与变化好还是不好?
激情;活力;动荡;新人辈出;甚至泥沙俱下沉渣泛起,在我看来都是好的。浮躁,
以姿态作秀而丧失起码的对写作的恐惧,小家子气的相互吹捧之风,我以为不好。


7.“民间写作”的概念,据我所知,最初是从《新诗年鉴》封面上的那一句类似于
广告性质的话语引伸出来的,就你个人来讲,你如何看待 "民间写作" 这一脉。还
有,今年初,韩东和小沈之间的网上论争引出的比如“民间”和“伪民间”的问题,
你怎么看?
民间不是一个诗人的身份,假若像搞土改那样去查一个诗人的出身是否民间,十分
幼稚荒谬,在我看来,民间是诗人的精神立场和写作的出发点,是诗歌的在场。民间
是敞开的,吸纳的,永远吵吵嚷嚷, 民间天然的复杂性和含混性, 是诗歌最具活力
所在。民间的勇气来自对新诗发展中遭遇的问题的洞察力和勇于面对的作为,它意味
着艺术上的自由主义,意味着对实验精神的坚持(坚持的是不断创造的激情而不是曾
经实验的结果),意味着保持个人写作的独立性。因而民间写作不是一个流派, 更不
是倡导集体仿写, 真正的民间状态就是永远的不断破裂的状态,唯有诗坛裂开的时
候,诗歌才能够活力四射。
说来你也许不会相信,我最近才在《诗参考》上仔细读了沈韩的网上论争。论争触发
时我恰好在中山,符马活打印了他们各自的第一个帖子给我看,过后我竟然从未上诗
歌网看过。其间遇到吕德安,也议论过几句,他比我更“落伍”,还从未上过网。或许
真正的民间只是一种理想,每个人身上多少都有伪民间的成分,这是韩东指出这一问
题的意义所在。但这不是该我操心的事,我只警惕我自身的问题。
8. 对于“70后”,你个人有什么话要说吗?在这一群人中间,有那一些你认为真
正需要注意的,你是否喜欢他们的写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笼统地说,我很□慕“70后”的写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的具体行为谈不上喜欢
还是不喜欢,其实不仅“70后”,任何人都有个人选择的自由。我一直注意着他们以
及比他们更年轻的许多人,从年鉴系列的第一卷和我今年特邀主持的《佛山文艺》诗
歌已经说明,但我真正注意的不是某个人而是诗歌,我不会犯那种低级错误:谁声音
高就以为谁的诗重要,或者完全凭江湖传闻判断一个诗人品位。你可以不注意唐代的
张若虚,可《春江花月夜》可以绕过去吗? 对于“70后”,我个人想说:写作不是一朝
一夕的事情,完全可以从容淡定一些。

9.就你个人来讲,你更关注国内那一些人的写作,国外的作品你看得多吗?
几天前我去上海,到默默的工作室聚餐,郁郁、刘漫流等都在场,当时我们翻看两
本书,一本内容是隋唐两个朝代长安所有街巷(坊)的名称,另一本是安徽一个保留最
完好的古老乡村建筑的详细介绍,我想这个小场景体现了我们那一代人的读书爱好,以
及我们所心仪和敬佩的严谨治学态度。我平时读书很杂,囫囵吞枣,不做笔记,我是为
读书而读书,不是为写作而读书。我很难理解一个人因为打算做诗人从而整天读圈子
内熟悉的人的诗,或者只读外国诗。我想象那是一种多么单调无聊的阅读。翻译的国
外作品我可以说看过不少,不仅是诗,也不仅是文学。由于时代背景不同,我在小学高
年级就找来瞎看的《战争与和平》、《神曲》、《浮士德》、《静静的顿河》一类
经典名著,今天“70后”文学博士也不一定会读,我缺失的是另一些东西,所以这十多
年来我读得最多的还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像漓江出版社出的诺贝尔文学奖丛书
我大都翻过,因为他们几乎都送给了我。也许是小时候偷看禁书留下的毛病,如今我能
一气读完的都是些较难弄到的书,诸如《香艳丛书》、《达赖喇嘛自传》那一类,而七
卷本《追忆逝水年华》和《尤利西斯》,我翻了好几次都没有耐心看完,当然读诗则
不同,除了庞德的《诗章》,一首诗一般不会耗尽读者的心力体力。就编书而言,我更
关注艺术的潜流;就写作来讲,我更关注最年轻的一拨,因为一个诗人不能丧失对当
下的敏感和艺术的活力。

10.你平时接触到民刊吗?就你接触的范围,你认为那一些民刊较好?好在那?
第一个问号是句废话,显得有些多余。因为你本来就知道在民刊很冷落的九十年代,我
虽然没有挂名,但至少参加了《自行车》和《面影》的实际创办或组稿,而且《一行》、
《他们》、《北回归线》、《锋刃》、《扬子鳄》、《葵》、《诗参考》、《原乡》
等都有我的作品,且九十年代仅有的几次民间性质的诗会例如多次“石虎诗会”我都
参加了。这一两年办民刊差不多成了一种时髦,我可以说几乎接触到所有的民刊,最
新一期《大凉山第二诗界》罗列的民刊我全部都有,其他仅2000年度出版的还有《非
非》、《少数》、《方法》、《零度写作》、《进行》、《摆渡者》、《守望》我以
为民刊最重要的是发出自己的声音,并逐渐形成独特的品质,像前面我提到的我为之
写稿的那些民刊我以为都不错,而新近出版的好些民刊出手不凡,但也有一些像另一
本民刊的翻版,现在下结论说谁办的行谁的不行为时过早,尚需时间来验证,比如《下
半身》,第一期可谓闪亮登场,而第二期似乎就出现了颓势,所以还要看今后有无后劲。


11.你认为一个优秀的诗人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
一个诗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独立精神和自由创造的品质,在艺术上秉承真正的永恒
的民间立场,警惕无处不在的权力话语的陷阱,诚实面对与“我”相关的人的生存,
守护生活的敏感和言说的活力。而最关键的,是要有原创性,并且锲而不舍地劳动─
─写!

12.你认为当代诗歌写作存在有问题吗?如果有的话,是那一些问题?
前面的“70后”,“民间”,本题所设问的“当代诗歌”,都是全称判断,其实严
格的说这种问题是无法回答的。70后的写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并非是一样的,贵州的梦
亦非和北京的尹丽川无论生活还是写作可能完全南辕北辙,当我回答喜欢或者不喜欢
的时候,到底指的是那一种方式?同样,当代诗歌写作每一个诗人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
,乌鸦有乌鸦的问题,蓝马有蓝马的问题(只是一个比喻,并非实指诗人蓝马)。当然我
理解你想让我指出的是那种带根本性的普遍的问题,如果一定要找一个,那就是:不仅
写作要回到事物和存在的现场,诗人还要有勇气和个人内在的精神力量。

13.你如何看待当代诗歌的发展前景?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对当下中国的诗歌充满了自信。近二十年来,中国诗歌把百年来
西方各种流派快速演习了一遍,这个过程弥足珍贵。现在,作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
低级衍生物的诘牙拗口的学生习作的时期已经结束,诗歌的有识之士正在返回大地、
返回诗性母语的途中,在人们想当然地以为诗歌这种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已经萎靡不振、
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在世界性的日益精致化技术化导致诗歌成为一门狭隘的修辞
学手艺而丧失艺术原创性的今天,仿佛是冥冥中上天的安排和历史的馈赠,汉语诗歌
再一次奇迹般地以自己独有的革命方式得以激活,经历了爆发、压抑、沉闷、低迷、
曲折的艰难进程之后,中国新诗涌动的潜流依然是开阔灵动的,富有活性和冲击力。

──上述乐观评价来自诗歌艺术自身的发展,而对诗歌外部的生存环境,我相当悲观。


14.《笨拙的手指》是你个人的第几本诗集,在这些诗集中,你更喜欢那一本,那
一本更能
代表你的写作方向?
第5本,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的两种诗集都很薄,《笨拙的手指》既然是新出
的,自然代表我当下的写作方向。

15.你是怎么开始一首诗的写作的,灵感?还是其它?你个人相信灵感吗?
有的先闪出一两个句子,有的先有一个总体构思,有的先有标题,有的写好了还
找不到题目,你怎么会提这种问题?我很好奇,莫非你开始一首诗的写作时有一致性?
有时一首诗开了头很久接不下去,可有时走在路上或者睡觉时会突然冒出一首诗来─
─这种天启之光就叫灵感吗?如果是,我个人相信灵感。但我不依赖它,我更信赖直觉。


16.你的阅读范围?阅读对你个人的写作重要吗?
关于阅读范围我在第9个问题已提前作了回答。我从不讳言一个诗人需要通过阅读潜
移默化地吸收营养,从已有的诗歌中学习些什么。但艺术家不是学者,他学习的最终
目的不是要“掌握”什么而是要“绕开”什么,前人的赐予只是让他回到艺术的根,最
终还是要遵循生命和身体的指引,从切身感受和个人经验重新进入诗歌,把自己作为
一个人活生生的气味留在语言中,进行再创造,给已有的诗歌提供新的元素。

17.你个人的文学信念是什么?文学对你个人是爱好?需要?工具?还是其它?
这个话题以前就有人问过,在焦虑时代,我之所以写诗首先不是表达而是告知,告
知人内心最隐秘欲望的本相。我注重灵魂的深邃性和心灵在场,但今天的诗歌必须要
有承受肮脏的力量,不逃避个人对欲望的搏斗,不忌讳对人自身的想象。文学对我
是与生俱来的发自生命本真的一种热爱,我从未像某些作家那样声称除了写作我不能
干别的事情,我遇到过几次在别的领域做成功人士的机会,但我放弃了。我喜欢金钱
和优渥安泰的生活,可一旦陷入挣钱的事务里我心里很烦躁,因而我只能幻想一个写作
的人最好有一笔巨额遗产。当夜半自以为写出一首好诗的时候,我内心突然爆发的狂
喜远远胜过挣到一笔钱的快感。

18.你经常上网吗?你一般是到那一些网站,你对诗歌与网络之间的关系怎么看?

这一年里只要在家我每天都上网,我经常到的还是新闻时事类网站,其他的专业网
我瞎串,诗歌网我只上过《诗生活》和《诗江湖》,偶尔浏览一下,次数加起来恐怕还
不到三十次。原因是诗歌网总是那一些人,对我而言大致了解动态就差不多了,上面
的诗我当然读,但无需一一精研,那些诗后面跟贴的点评太像老师批改学生作文,我不
敢说是小儿科,却无多大兴趣拜读。我也曾就不同的话题贴过好些帖子,每次都是匿
名,内容跟文学从不搭界,因为用假名谈文学问题我总感到不对劲,而用真名在我看来
完全不符合网络游戏规则。除了《诗生活》给我开的个人专栏是我亲自供的稿,其他
网上我所有的诗歌和文章都是别人给贴的,当然我很感激这些朋友的劳动。网络对诗
歌的最大贡献是提供快捷自由的发表平台,且任何天才都有机会大显身手,今后无人
再有理由责怪编辑扼杀了自己。最早在网上玩的写诗的人都用怪谲的名字,如今在平
面出版物上混出了名堂的诗人只是将网络当作新型载体,我觉得我们似乎破坏了什么
东西。

19.你个人得到过文学的奖项吗?你受邀请到过国外交流或讲学吗?
90年我就在台湾得过诗歌奖,评委是洛夫、罗门等人,我是最早作品在海峡对岸获
奖的大陆作家之一,那时在南宁我每月的工资才100元左右,所以得一笔以万为单位的
新台币很兴奋,可以请朋友到最好的酒店搓几顿还大有赢余。我受邀请去过澳大利亚、
日本和台湾等地,这些年还接到过一些邀请,有的是护照签证来不及办,而更多的是像
今年十月在悉尼举行的那种世界诗人大会,我尽管年初便拿到邀请函,但不打算去,因
为这种年会全世界的诗人都是自费前往的。我并不是摆谱,而是经济状况不允许,对方
有人提供或他们申请到经费,至少包吃包住我才能够成行。由于语言问题,很难就诗
歌进行深入的交流,外国大学里的中文系很小,且高年级学生说中文仍很吃力,更别
说读现代汉诗了。在我主要是行万里路,获得崭新的体验和感受。我把这件事情一一
道来,是想告诉未出过国的诗人不要把它看成很神秘,假若你有钱,又愿意主动联系
,连年的世界诗人大会你都可以参加。要么就是某个翻译了你的诗或者跟你有文缘或
者一面之缘的人设法把你请去,像墨尔本的欧阳昱译过伊沙的诗,他是中国去的新移民
,暂时还没有这个能力,可假若他在某大学任教,弄到一笔基金,或者像刘丽安那样是
个有钱人,伊沙就可以动身了。

20.冒昧地问一个问题:在诗坛你给大家的感觉是一个双重身份的人,既沾了不少
官方的光,也染了不少民间的气,你自己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一个问题。
我需要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养家糊口,而更主要的是有自由支配的一些时间,所以一
直在文学期刊当编辑而不愿跳槽,在中国的语境里,自然逃不了官方刊物干系了,我本
来没有必要给自己辩护,可我疑惑的是,对于坚、潞潞等人和我提出这类质疑的人,
自己不也是在体制里谋生么?在政府里供职的就不说了,中国的大学难道就是体制外
的世外桃源吗?我也冒昧的问一句,像非亚你在设计院工作连去欧洲都用的是公款,不
比我这样在北大访学每次往返广州都是自费,或者于坚那样连出差费都没有的人更沾
国家的光么?在中国假若事情都像诗人假定的那样黑白分明就好办了,许多人经常只
说《诗刊》是官刊,《芙蓉》、《大家》、《花城》、《作家》、《山花》难道在所
有制和管理上跟《诗刊》有性质的区别?我最近编了广东8个诗人的诗选,3个在体制
内,5个在体制外,但体制外的几位都敢说比吕约、宋晓贤和杨克三个体制内的人少拿
了国家政策的好处吗?或许你指的是文学上的“沾光”,我不敢说一点没得到,可86年
出席全国青年文学会议至今,(顾城、王家新、韩东、宋琳等等都参加了)我未出席过
中国作协的任何作家大会,包括中青年的会议,千万不要以为我抵制,我从来没份
而已。在广东作协十年,我也没拿过省作协的任何文学奖。说这些太无聊,开了会拿
了奖就叫官方写作,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未免同样太简单化了。莫非余华、韩东、
张□、王小妮招聘到广东青年文学院期间就是堕落,一转身回去做自由撰稿人,其作
品便泾渭分明高下立见?鲁迅当年在教育部供职,他就是哪个年代的御用文人吗?说我
沾光无非是我的职业,说我民间无非是我的写作,没有什么更好处理的方法了,开个玩
笑,卖身不卖艺呗。

21.广西是你的故乡,你对广西当前的诗歌写作状况还了解吗?有什么话和经验需
要对他们讲吗?
说实话,除了你和刘春、甘谷列几位,我对广西当前的诗歌写作状况不甚了了,倒
是跟小说家联系密切一些。若诗歌后继乏人,你们应该承担起复兴的责任来!我没有
什么经验,需要讲的话到有一句:记住,广西有十万大山,也有独秀峰!
2001.5.4---6.5.
(提问人:非亚)

试论八九十年代新诗创作中的口语化倾向
-一个例证及理论的分析

林少阳
一 问题的提出

如果说语言是存在的居所的话,那么,这一文本的文体则深刻反映了这一“居所”的
“居者”的许多内在特质以及其与外部世界的诸多关联。从这个意义上看,诗歌史的
梳理往往又与喜思想史密不可分。本文正是试图从这个角度去把握八九十年代中国
大陆汉语新诗创作中的口语化倾向:八九十年代的诗作者究竟试图建构一个什么样的
“居所”呢?是什么内在和外部的因素使“居所”里的“居者”选择这样一个“居所”呢
?
笔者不得不承认,九十年代的诗歌主流是一种口语化的诗歌。恰切地说,汉语新诗
中的口语化倾向起源于80年代中期的《他们》、“非非”等同人杂志。这一口语化倾
向,虽然从语言的角度是对学院派(或者说传统的现代派)诗歌语言的一种反动而出
现(他们视北岛、杨炼、芒克等“朦胧诗”诗人为一种必须超越的学院派传统),而这
些诗作者的主体却基本上是与学院联系密切的一群(他们几乎都是大学里的学生)。
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为许许多多的因素,新诗中的口语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已
基本上超越了上述的同人杂志的范围。这就是近年所谓“知识分子”与“民间立场”论
争始终不能结束的一个远因。虽然“知识分子”与“民间立场”在作为两个独立的概
念时在批评实践上有一定的生产性(如陈思和的小说批评就活用了这两个概念,参
《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但在诗歌圈中,这两个词实际上
却更多只是在一种派系性的语境中流通。结果,旁观者只能获得一种这样的印象:对
立的双方都只是分别劫持了“知识分子”与“民间立场”这两个庞大的概念,以进行派
系性的小小的操作,因为这两个概念的批判对象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样一来,
这两个词原本拥有的批评实践上的生产性也变得不复存在了(至少对于诗歌批评来说
是如此)。含混不清地划分出来的这两大阵营,不仅在劫持了“知识分子”与“民间
立场”这两个庞大的概念上手法如出一辙,而且,在创作的实践上,其实他们都共同
的有着不同程度的口语化倾向(这一点参看藏棣的诗集《燕园记事》便一目了然,虽
然其创作似乎并非一概如此)。这两部分青年诗作者群很难在理论上分胜负,并说服旁
观者,究其原因,其中与他们在创作实践上很难作明确的两分关系密切。正是因为这
一原因,八九十年代中国大陆汉语新诗的口语化特点,非常有必要进行理论的梳理。
因为这么多的诗作品都体现出一种口语化倾向的话,这显然不是那么偶然。
如前所述,文体的追求,事实上与诗作者对外部世界的认同及对这一认同的态度
密切相关。从创作主体语言意识的角度来看,创作主体的语言意识其实又必然与主体
在社会中的自我定位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创作主体的语言意识的研究,也
意味着是一种知识分子研究。诗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一个类属,他藉诗这一特殊的符
号体系,表达自我对世界的种种感受。
那么,对写作主体的这种角度的观察引出了下面的一系列疑问。首先,他们选择
一种口语化文体在我们的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八九十年代的汉语诗歌口语化,其
实并不存在一个像58年民歌运动中的政治权力,这一权力以“大众文艺”的组织者的
形式出现(尽管这是一个很悖论性的说法)。那么, 文本作为话语与意识形态接合的
一个“场所”,在没有丝毫的外部意识形态的干预之下,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为数不
少的诗人选择口语化的文体呢? 换言之,诗作者自身的“权力”或者意识形态究竟是什
么呢?既如此,如果说文体与作者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的话,那么,诗歌的口语化其实
代表了作者什么样的一种自我意识呢?
顺着这个角度,我们不妨继续从多个角度进行“叩问”。比如说,从历史的角度看
,它与现代历史上包含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内的文学的口语化运动,又有什么
关联呢?从创作主体看,诗作者作为一种知识分子的一部分,他的口语化作品与同时代
的精英文化及大众文化的关联,其实又是怎么样呢?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地问,作为知
识分子的诗人与大众的关系究竟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再换一个角度,从语言的层面看
,它对新诗语言,是一种贡献,还是一种倒退呢?具体说,它是催生新诗濒死的语言呢,抑
或是进一步扼杀那些本来便奄奄一息的隐喻呢?口语化诗歌怎么处理声音与书写的关
系呢?作为“诗歌”,它对声音、节奏又是如何一种态度呢?……等等。
上述的这些问题,都是不容易回答的“大哉问”,因此不可能在这篇文章里获得什
么答案。但是,这些问题显然在梳理八九十年代的诗歌创作中又是不可回避的。笔者
以为,其中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方法,是在努力摆脱批评者个人喜恶的前提之下,通过
具体的文本分析,去努力接近上述问题的答案。本文希望,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多少
可以提供一种观察问题的角度。谈论口语化倾向的得失,实非易事,因为从根本上说,
它必然直接间接地牵涉到上述的一连串问题。这正是本文的标题谨慎地用“试论”的
字眼的一个原因。本文只限于提出问题,并通过对口语化派诗人-如果存在这样一种
称谓的话-杨克的作品的例证分析,将这些问题具体化,然后再试图进行理论的梳理。


二 例证分析:杨克的口语化的都市空间

本文将选择杨克的诗集《笨拙的手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5月)作为本文
的例证分析。本人毫不讳言,本人一直是诗歌无节制的口语化的一个坚定的怀疑者。
但是笔者希望跳开个人的先入之见,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将口语化诗歌努力作一个
较为有说服力的说明。杨克象他在《他们》时期与那些同人们的一个共通的倾向一
样,他一直在坚持着口语化的价值。这本诗集基本上以一种口语化的写法将他所居住
的城市广州语言化,这很像同类手法的代表诗人于坚热衷于将他的昆明语言化一样(当
然是口语化,虽然两者在手法上有微妙之别)。
广州城在近现代史上,是中国的主要商业城市,也曾是国民革命政府的所在地。在
改革开放的年代,它重新占据着中国重要的经济城市的地位。作为后者的产物之一,是
这个城市的新生的东北部分天河区。这里也是中国溶入市场经济的最前沿之一。杨
克的上述诗集的一首诗《天河城广场》,写的便是这一代表着新广州的空间天河区。
下面是其开头部分:

在我的记忆里, “广场”
从来是政治集会的地方
露天的开阔地,万众狂欢
臃肿的集体,满眼标语和旗帜,口号和火
上演喜剧或悲剧,有时变成闹剧
夹在其中的一个人,是盲目的
就像一片叶子,在大风里
跟着整座森林喧哗,激动乃至颤抖

诗的标题所说的“天河城广场”,是广州新兴的一个大型商业性建筑,它集中了大
型百货业、餐饮业等商业设施。“广场”这一词,在现代汉语的意义先后发生了微妙
的变化。在现代中国的历史上,像著名的天安门广场一样,它几乎是政治的象征。但
是,在八九十年代以后,因为香港地产商人的商品包装技巧,“广场”被转换成某种大
型的商业性建筑的,尽管你可能根本发现不了它有任何“广场”所意味的可供人群集
中的开阔的空地。这一单词尔后又转化为“大型”“林林总总”之意,如“美食广场”
“服装广场”等等(这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更是如此,在“混凝土森林的”香港,“广场”这
一词其实某种意义上成了人们因压抑的都市空间而形成的对非压抑的开阔空间的幻
想)。对“广场”这一词的这种商业性的包装,也许更早地出自同样是寸土寸金的东京
的广告商的手笔。在资本全球化的时代,汉字词语在商业中的变义,也获得了高度的
流通性-在此,“广场”完全是作为商品概念的一部分而在几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媒体
里流通。
但是,在这首诗的开头部分,这里的“广场”却是记忆的,非商品化的。它是“臃
肿的集体,满眼标语和旗帜,口号和火”的集合地,是“上演喜剧或悲剧,有时变成闹剧
”的舞台,是“就像一片叶子”般的渺小的个人,是在时代、历史的“大风”中,跟着
“整座森林”般的群众,“喧哗,激动乃至颤抖”的一个记忆的空间。在这里,“叶子
”是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渺小的个人的隐喻,它是“革命”风暴中摇摆不定的不起眼的
存在。它与“森林”显然是一种提喻关系(synecdoche,以部分喻整体,即“整座森林
”中的一片“叶子”)。显然,诗中抒情主格在这首诗的开头所要表达的,正是因“天河
城广场”这一商业的空间所引发的对另外的作为政治空间的“广场”的记忆。在诗中
的第二段,诗中主格的意识回到现实:

在溽热多雨的广州,经济植被疯长
这个曾经貌似庄严的词
所命名的只不过是一间挺大的商厦
多层建筑。九点六万平方米
进入广场都是些慵散平和的人
没大出息的人,像我一样
生活惬意或者囊中羞涩
但他(她)的到来不是被动的
渴望与欲念朝着的全是实在的东西
哪怕挑选一枚发夹,也注意细节

在这里,口语化诗歌的语言特点典型地显现。“多层建筑。九点六万平方米”这
种流水帐似的罗列性写法,是口语化诗人刻意挑战学院派语言的写法。这种刻意将
“精致”的诗歌语言“粗躁化”的做法,其实深刻地表现了八九十年代诗人一种认同的
崩溃?对学院式的诗学传统的距离感背后,其实已包含着诗中主格的精英主义意识已
开始面临着解体。自80年代末期,尤其进入90年代后,种种无奈感,已令作为知识分子
的诗人面临着精英认同的丧失危机。这正是八九十年代诗歌口语化倾向所蕴含的一个
社会根源。这种无奈感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此外,教育越来越趋向大众化,一种
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大众”(educated mass)也在趋向形成。虽然它真正成形会是
一个很长的过程,但这一趋势是越来越明显。在经济方面,这一处于起步期的“知识
大众”正在努力参与这一场“制作”中产阶级的商品大潮,人们都为成为其中一员而
“折腾”。如果说八十年代是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中传统的“士”的地位的挽回的话
,那么90年代他们再次面临着这一身分丧失的挑战。这次的丧失不仅仅来自政治,更多
的是来自商品经济大潮对中国社会的冲击。如果八十年代的之前的知识分子在社会
生活中地位的丧失纯是政治性的,而九十年代显然不尽相同。另一方面,在诗坛内部
,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还要来自御用诗歌的压力和保守势力直接对诗坛“无微不至的
关怀”的话,那么,九十年代的诗人在诗坛的敌人则只剩下他们自己-主流的意识形态
发现诗歌是一种无所谓的用不着大惊小怪的存在。这一切因素反而使诗人很快地面临
着一种定位的危机。
对边缘化感觉的刻意表现,也可从上面引用的“进入广场都是些慵散平和的人/没
大出息的人,像我一样/生活惬意或者囊中羞涩”中看出。这里仍然可以看出的是,现
实中的“广场”仍然是在记忆中的“广场”的对比之中展开的:他们到来的“非被动”,暗
示出以前的“被动”;“他们盯的全是实在的东西”,则暗示出以前的种种“虚幻”。该
诗接着继续展示高度商业化的“广场空间”的种种“实在”:疯狂购物的“外地人”、
“售货员”、“火车站的小偷”、“衣着露脐”的“时装演示的少女”等。时代的众生像
一一在这种罗列式的句子中展示。接着,在诗的进行中,诗中主格渐渐将两个“广场
”混在一起:

南方很少值得参观的皇家大院
我时不时陪外来的朋友在这走上半天
这儿听不到铿锵有力的演说
都在低声讲小话
结果两腿发沉,身子散了架
在二楼的天贸商场
一位女友送过我一件有金属扣子的青年装
毛料。笔挺。比西装更高贵
假若脖子再加一条围巾
就成了五四时候的革命青年
这是今天的广场
与过去和遥远的北方的惟一联系。

  这里的“皇家大院”其实是一种政治空间的隐喻,这一隐喻性因“铿锵有力的演
说”而再次得到加强。诗中主格的意识从政治空间的“天河广场”联想至一个政治空
间的广场。今天的“广场”都是“低声讲小话”,暗示着历史的“广场”的慷慨激昂。
这里,口语化诗歌惯有的玩世不恭的语气再现:“假若脖子再加一条围巾/就成了五四
时候的革命青年”,“五四”,这一神圣的字眼成了口语派诗人方便的一个调侃对象。
但是,它的出现却似乎很自然-它是“天河城广场”这一现实中的经济空间诱发的对历
史的政治空间的“广场”的一种联想。一个革命的记忆却从一个商品化的现实中被
提醒,这是典型的反讽(irony)。
在这首诗中,“广场”是如此充满寓意性。它是现实的,也是记忆的。诗中主格的
意识来去于现实与记忆之间。这两者是如此充满对比,但这不过是两种不同的历史
在诗中主格意识中的自嘲式的展示。这两种不同的空间,分别与这两段历史是一种部
分与全体的关系(“广场”是历史或现实的一部分),因此它是一种提喻关系(synecdoche)。
“广场”与“历史”又处在一种邻接关系上,因此它们又是一种换喻关系(metonymy)。
它在调侃一段严肃的历史上则是一种反讽。因此,尽管是口语话诗歌,其修辞技巧上
显然是有一定的考虑的(至少杨克的这首是如此,问题倒是在于,与“非口语诗”相比,
“口语化诗歌”隐喻的密度有多大的差别)。从现实中的“广场”至记忆中的“广场”,又
从历史的“广场”回到现实中的“广场”。记忆中的“广场”是政治的空间,现实中的
“广场”是经济的空间。从“话语”(“演讲”、宣传等)支配的空间到资本支配的空间
;从由政治摆弄的“革命群众”的空间,到“市场”这只手操纵的“顾客”的空间;“革
命”的记忆与中产阶级的新价值的联姻;貌似漫不经心的语气中诗中主格对这两段不
同历史的虚无感。一切都好像与己无关似的,他是一个闲逛的旁观者。
这一闲逛者的位置,恰恰是九十年代知识分子认同的某种暗示:传统精英位置的
失落,虚无,在商品大潮中重新定位的尴尬和彷徨。他在几十年前也许是“五四”运动
中“革命青年”。而曾经是“革命群众”的人们,则是在商品大潮中被重组的城市的一
份子:“顾客”、“慵散平和的人”、“我”、“露肚脐的”“少女”、“外地人”等等。
(其实自日人用汉字“革命”来对应“revolution”这一英语单词后,“革命”很快便成
为我们历史中重要的一段。但因其所处的语境不同,“五四”时期的革命与文革时期的
“革命”与今天所讲的“革命”其含意都非常不同。而这种不同的“历史性”和语境本
身,似乎正是这首诗所拿来“开涮”的一个标的)。在“无产阶级”活跃的历史的“广
场”,到人人个个都渴望成为有产阶级的现实中的“广场”,人们对衣作光鲜的中产阶
级甚至是资产阶级,充满着□慕与不平相交织的一种情绪。这种对“大历史”的嘲讽
态度,可以从他的诗《1967年的自画像》中得到再验证:

一只快活的狗崽子从街上穿过
那一年我十岁,没见过一堵干净的墙
使夏天生动的是陆军装
我在辩论的词语中窜来窜去
在大字报上认字
敏感的鼻子嗅着焦灼的气息
太阳很烫,口号火爆爆的那个夏天
一只狗崽子从革命的风暴中穿过
教师空空荡荡

这些都是大白话,隐喻亦然存在,只是密度在降低,这是典型的口语派的特点。
它是自嘲式的。这是一个少年眼中的文革。“快活的狗崽子”及“使夏天生动的是陆
军装”(红卫兵),这种矛盾性的组合,有它的效果。“很烫的太阳”指的是“红太阳”。
这里,“革命”的神圣性通过一个少年的眼神被再次颠覆-该是儿童认字的教室空荡
荡的,那个儿童的“教科书”是大字报, 他“没见过一堵干净的墙”(因上面贴满了大
字报和标语)。同样的嘲讽态度,可以从“广场”的意象在另一首诗《火车站》中被做
另外一种展现中看出:

火车站是大都市吐故纳新的胃
广场就是它巨大的溃疡
出口处如同下水道,鱼龙混杂像外排泄
而那么多好人,米粒一样健康

请注意在此语言化的城市是被身体化的。这正像杨克在《缓慢的感觉》中写过
的“汽车蝗虫般的漫过大街/我的身体像只大跳蚤在城市的皮肤蹦哒”。在上述的被
身体化的空间写的是广州火车站。任何一个到过广州火车站的人都会对那里印象深
刻。那里有来自南方各省的外地劳工(他们主要是重组的农村中的离脱者,是工业化
主要的廉价劳动)。当然里面也有罪犯(“出口处如同下水道,鱼龙混杂像外排泄”)。
这是与“天河城广场”形成鲜明对比的另外一个空间。它们像现实中的两面。“火车
站”的空间是无序的、杂乱的,而“天河城广场”则是光鲜的、亮丽的。它们之间是
有内在的联系的。作为一种被压缩的时间、它是历史与现实的接点。作为一种被压
缩的空间,前者是农村的(“米粒一样健康”暗示着他们是青壮年农民),后者是都市
的。在交换价值的等价性中,这两个空间都是商品的:火车站是另类商品的流通。在
历史的“吐故纳新”中,火车站的“广场”却是一个难于医治的“溃疡”。看来,这是
一个有病的“广场”。
杨克的诗是便非常注重空间,但他的“空间”主要是指空间所包含的政治经济学
关系。而且,这一空间的显现,是在与历史交错的“伸缩运动”中显现。因此,其“空
间”是非常社会性的。从“天河城广场”这一非常日常性的空间中,他看出它与历史相
联的非常诡秘的一面。从上述例证解读中我们不难看出,口语派诗,至少从杨克的诗
歌中显然可以看出,他们试图将诗与现实的关联导入诗中,以免流入一种陈腐的游戏
(但是,笔者想指出,它在诗歌语言上同时也可能是另外一种游戏)。从整体上说,这种
倾向在汉语口语诗中占多大的比例,笔者尚没有实证性的调查,但从上面的分析中我
们可以看出,口语派的诗歌语言至少在客观上(口语化的语言上)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如评论家经常提及的于坚的《0档案》便属一例。至于在追求这一点的同时,它们在
美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上是如何平衡的,则正是本文在下面的叙述中力图去解答的一个
问题。因为,任何对外在空间的关注,首先必须从文本的符号空间出发,一个不言
自明的前提是,你写的是诗。

三 作为自我意识表现方式的文体

从对杨克作品的例证分析中可以看出,文体决非仅仅是一种符号的组织方式,正
如其字面上的意思所显示的那样,这一一种“文”的“身体”,换言之,是一种身体
化了的符号体系(问题在于口语化诗作者对“文”的理解究竟是如何)。文体准确地显
示了作者与诗中主体的内在世界,因此是一种非常精神性的操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
体也是一种自我意识。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口语化诗歌的流行,也代表了一种共有的
自我意识,一种共有的自我定位的危机。在杨克的《经过》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
人及诗中的主体的这样的一种内在世界与八十年代诗人的不同。

上班下班, 我周而复始走同一段路
从诗歌穿越商标广告,从同志走到先生

这是典型的一种带叙事色彩的文体,有点像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当然它与一般的
叙事文体不同的,是前者相对多了一点点浓缩性。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出,口语化诗歌
显然在文体上与叙事性的文体危险地靠得很近。上面这两行诗当然写的是一种对自
己的位置的一种疑问。“商标”与“从同志走到先生”的转变,无疑表示的商品大潮所
带来的诗人自我意识的巨变。在这种文体中,诗继续进行着。“而此刻,与我挤肩贴
背的/是两个穿着皱巴巴西装的打工仔”,这里,曾作为文化精英的“诗人”不复再现,它
作为最平常的人,与城市小人物的“打工仔”(这是当地传媒的一个歧视性称谓)“挤
肩贴背”。作为自我意识的文体在这首诗里得到更充分的说明。诗人感叹“挤逼的空
间里,诗意比纯氧更稀薄”。诗人作为都市空间的游荡者与观察者,他已没有了往日的
诗人惯有的英雄意识,也没了居高临下的精英意识。“刚上车的服装小贩,满脸通红
/上足发条的闹钟在城里不停地跑动”,他留意这些被机器化的人们(“上足发条的闹
钟”)。“坐台的小姐是一道道变换的风景”,诗中主格同样将这种眼光投向这些为了生
存而挣扎的人们(在展示色相的“做台小姐”)。关注他们,而非“俯瞰”他们。他漫
不经心地逛着,貌似冷漠地观察着在商品化的空间中被重新布置、切割的众生相。观
察,然后做成标本,把它们放在这种被笔者称为口语化的诗里,重新将眼前的都市空
间语言化。
在高度商品化的空间里,诗中主格漫不经心地记录着转型期小人物们。这也是九
十年代诗歌创作中比较共同的现象。它所追求的价值在于谋求一种回归民众的方式。
这一回归的方式及性质与以往是不同的。在泛政治化时期,诗中主体的“回归”是在
一种意识形态的驱动之下的“回归”。“回归”的主体是作为知识分子“阶级”的群体
“回归”,因此主体是观念型的群体,所“归依”的“民众”亦是一种观念性地存在的
“群众”。而在90年的口语化诗歌里面,诗人及诗中主体的“回归”则是个体的对民众
的“回归”,被“回归”的“民众”亦是一种非组织型非观念型的大众。这一“回归”表
达了对自己本来便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的事实的一种意识。前者的群众是政治的
,组织的,意识形态的;后者的人群是消费的,日常的。
在上面所提及的诗歌中,那些在都市空间中游逛的诗中主格-他们常常是诗人自
身的化身。而且,他们往往便是被逐出中心又回到民众中的知识分子。而他们“重”回
时,也正是这一大众所依托的传统共同体意识解体之时。这一传统的共同体意识经历
了一系列的解体。农民从传统的村落意识的解体到“人民公社”的解体,而且,等第
二个解体出现时,农民传统的村落意识也不复存在了。而城市市民则经历了一个
“单位意识”的解体。总之,中国的大众经历了一连串的变化后,他们统统被还原为
市场经济中的一个个体。另一方面,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诗人对原有文体的否定,也
正是对原有身分的怀疑。他们不复像北岛那样,大喊一声“我不相信!”,便振撼了一
个时代。在口语派诗人的时代,他们已没有了“喊”的热情,也没有了“喊”的冲动,更
重要的是,他们也没有了“喊”的位置。如果说泛政治化时代的“诗”是一种领袖意识
形态的分行声音化,因而这些声音是主体性不居中的空洞的高音的话,那么,八九十
年代的诗歌口语化则是自我意识的喃喃自语。

   四 口语化诗歌:大众文化的表亲

从口语派诗歌与九?年代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的角度看,口语化诗歌首先代表了
市场经济时代诗人对大众化艺术的一种幻想、艳□。这一点与传统学院式现代派诗
歌对大众艺术的不屑一顾形成对比。在这样的时代里,大众艺术的被关注,与诗歌的
被冷落形成一种对照,令后者相形见拙。在这样的时代里,大众艺术所包含的与社会
的直接性或无距离性,令后者对自己的高踏色彩产生怀疑。大众文化如摇滚乐等或者
如王溯那种可以以大众文化面目出现的小说,不能说没有消解主流话语的性质。而口
语化诗歌的追求者们正是诗坛的王溯们,尽管诗坛的这些尝试还远离王溯的成功。原
因很简单,这里有诗作为一种体裁的根本性差别问题。小说是一种比较容易与出版、
媒体商业结合的形式。我们也不能忽视,王溯那种小说也正是市场的一部分,其本
身便是一个畅销的商品。小说与大众文化有很大的兼容性,而诗歌非但不可能,恰恰
相反,正如哲学一样,它本身便是反市场的。这一点也是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现
在的诗歌命运的一个说明。因为,正如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的《单向度的人》
中所说的那样,发达的工业社会的技术系统其实是一个政治系统,它将人的感受性、
否定性和超越性抹平,让人成为单向度的人(one dimensional man) (刘继译,桂冠
图书,1994)。而作为这样一个社会构成的大众文化,虽然它有消解主流话语的历史
作用,但是,不能忘记,它本身便是这一政治系统的一个前提。大众文化其实在政
治上是一个歧义性的存在。因此,任何诗歌往大众文化靠拢的企图,在某种意义上
说都是一种反诗歌的行为,亦即是诗不复为诗,甚至有可能是一种文化的媚俗化行为。
这是诗歌的宿命。
这里凸现的是知识分子与大众的一种微妙的略带民粹主义色彩的关系。一旦知
识分子因某种原因离开语言这一“居所”,那便是他要寻找“人民”的幻影之时。整
个近现代史中,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皆可作如是观。近代知识分子的一大悲哀,
便是“文”-一种高度隐喻的符号体系及制度-的丧失。在现代以来的进步主义及激
进主义的氛围下,“文”被作为“士大夫情绪”被否定。殊不知在“文”之中恰恰蕴藏
着一种对于中国知识阶级来说,进可以服务社会,退可以抚慰心灵的因素。它既是汉
字圈的知识分子表述审美及政治、道德抱负的一种书写体系,又是表达精神的超越
的类似“宗教”的情怀的一种存在。在“现代对古代”、“进步对退步”的二元对立思
惟下,一种更适于走近大众的书写制度,亦即是“白话文”-其实也是一种翻译体与
传统书写型的“白话”相结合的文体-被确立(至此,文人正式变为“知识分子”)。
某种意义上说,90年代的口语化诗歌正是在知识分子与大众的这种关系中一种极端
的表现。这里并非是制造出一种“口语对文语(非口语)的二元对立出来。而是想指出,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是藉意识这一透明的存在去进行的,而必须透过语言。而语言
恰恰是一种不透明的物质性的存在。隐喻正是语言的物质性-一种丰富的意义衍生
性质的具体表现。“隐喻正是语言创造的一种最明了的表现。因为隐喻通过日常语
言的使用,去发现日常语言无法接近的现实的新的层面”。因此,它源于“日常语言
”,然而却超越了“日常语言”。正是在知识分子对“大众”的情结中,多义性的隐喻
被口语化诗歌不同程度的忽视,口语化诗歌成为相当部分诗作者寄托内心意识的一种
透明的工具。
总之,这一切与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不无关系。随着近代意义的大众的出现,知
识分子与人民的关系便变得耐人寻味。在前工业时代的近代和文革式的“泛政治化
时代”,知识分子走向“大众”;在后工业时代,尤其是泛政治化之后的中国,则是
知识分子事实上的被大众化,虽然他的心态却仍是在“知识分子”中,因为宣称对
“民间”(“大众”)的坚持,恰恰证明他在心态深处不在“民间”(“大众”)中,恰若
另一边宣称自己是“知识分子”时,他自己已敏感地感觉到自己很难再是传统意义上
的“知识分子”一样。这种对被边缘化绝望般地不约而同的反应,对于相当部分诗人
来说,便是口语化的诗歌。在此,“口语”成为“大众”的绝妙的隐喻。

五、口语化诗歌:传统学院派诗歌的离家出走者

用一种略为图式化的说法,与口语化诗歌相比,学院派的现代主义写作高度注重
时间。时间不仅作为内在直观的形式,因而有其主观实在性,同时,诗歌中的时间
其实有着高度的综合能力。法国解释学哲学的理论家利科尔(Paul Ricoeur)曾指出,
在小说中,情节,亦即是文本内的时间,将小说文本所有异质性的各个要素综合在
一起,从而将小说靠近隐喻。这种隐喻能力,植根于一种生产性的构想力。它通过
述语性的同化,而令语言产生一种“抗衡语言日常性的范畴化”的能力(参前引利科尔
《时间与小说-小说与时间性的循环/历史与小说》第1卷《序》)。那么,相当于小
说情节的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的“时间”,在诗歌是什么呢?在诗歌中,将异质的符号
同一、综合在一起的,无非亦是有着隐喻的类似性功能的韵律、节奏、以及高密度
的隐喻性意象。在此,我们必须广义地理解建立在两个事物之间的类似性原理的隐
喻功能,而不能只是将“隐喻”的意义狭义地理解成某一个意象。在诗歌中,分行排
列、词语的反复等形式上的特点是一种空间性的综合性、类似属性的赋予功能;韵律
及节奏则是一种声音上的等值性或综合性(声音的述语同化功能);高密度的隐喻性
意象则是一种内容上的等值性或综合性(意义上的述语同化功能)。上述三者相加,
始构成一种诗性情绪流(诗性的时间),文本的空间与读者的空间在其中得于统合成
一种阅读的空间。这正是伟大的诗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所云之意:“立
文之道三:曰形文,曰声文,曰情文。”。在这里,我们应留意到利科尔的“语言日常
性的范畴化”的说法,其实,无节制的口语化在语言上往往很容易陷入这种“语言日
常性的范畴化”之中而不能自拔。
当然,不能否认,与学院派的现代主义比较注重时间(包括如瞬间感觉的语言表现)相
比,口语派诗歌是试图将诗歌从这样一种内面化中将诗拉出来。口语派与世界的关
系是非常是外面化的,在上述的杨克的诗以及于坚的《0档案》中,甚至是非常社会
化的。但是对作为一种具有综合能力的时间的重要性,却恰恰在这种尝试中容易被
忽视。虽然学院式的现代主义传统与口语化诗歌往往都与外部世界处于一种紧张关
系,但两者的语言取向却是差别很大。究其理论方面的深层原因,上述的“时间”的问
题正是一个分歧所在。对于两者而言,语言都是外部世界的代名词。而学院派的现代
主义的“世界”是非常内面化的-审美个体试图藉主观世界将外部世界在意识里重新
组合。因此其语言是立体的、浓缩的、情绪的,而口语化则是平面的、松散的、声
音的。这一变化显然又是社会的。它是外部世界的无所不在的强大所导致的内部世
界的缩小,或者说是调整。对于口语化诗歌而言,“外部世界”还包含了市场化的体
系。它对诗歌的杀伤力其实远胜于政治权力的压制,因为前者还多了商业化这一新的
武器-商业化不仅令“文化”变成大众文化,而且也令知识分子变成市场的一部分。
并且商业化还以一种隐在的方式将政治的高压赋予你的崇高感-它源于政治又反作
用于政治-悄无声色地消解愈尽。
波德莱尔这样对审美中的“现代性”的定义:“所谓‘现代性’,它是暂时、易逝、
偶发的东西。这构成了艺术的一半,另一半则是永恒的东西,不易变化的东西”(《现
代生活的画家》1863刊)。对这种稍纵即逝的感觉的捕捉,恰恰代表了对一种永恒感
的向往。这一想法,在作为浪慢主义加速演变的学院派现代主义祈求在有限与无限中
获得同一性的想法中,依然可以看到。而口语化诗歌对永恒的问题不感兴趣-永恒感
只对一个处于精神高度的人才能成立,因为仰望天空(永恒)的人至少不会怀疑他所站
立的大地-恰恰这正是口语派诗人精神深处深刻的问题-他们面临的已是一个自我
的荒凉的废墟。这正是他们与传统学院派的一个重大区别。口语派诗歌无非是希望
走出北岛的学院派写作的影子,以凸现他们这一代诗作者的存在感,这无可厚非。
但是“Pass北岛!”的口号中蕴含这两大难题。一是北岛们所代表的对诗歌本质的复
归,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对“五四”以来新诗传统的复归。因此。“Pass北岛!”也意
味着pass这一传统。其次,“Pass北岛!”也意味着pass北岛们对精神对自我坚持的一
种态度。而“精神”也好“自我”也罢,对于八、九十年代的口语化诗人们已是支离
破碎的了。因此,在种种因素下,八、九十年代的口语化诗人们终于决定离家出走,
而走向“民间”-而等待他们的,却是被市场化的大众以及即将被市场化的他们自己。
就象诗人马博良的诗句所描述的那样:“于是,我们冲出了旧的乐园/然而,枷以外
是什么呵”

六、 结语:口语化诗歌的语言问题

八九十年代诗歌的口语化是在中国的诗歌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境时候出现的。它本
身说明了汉语新诗语言面临的深刻出路的问题。从杨克的作品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
,作品的社会性是增强了,“讽喻”的效果是达到了。在这一方面,口语化诗歌对八十
年代后期以来诗创作带来一种改变。但八九十年代诗歌的口语化在追求“讽喻”性的
同时,却冲淡了诗歌的音乐性、意象的浓密性、对潜意识的深入性以及意义衍生的多
义性等。诗作者的意识形态超越了诗的形式规定性。笔者想再次强调,这依然是所有
口语化诗人仍未解决的问题。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日常语言与诗性语言的区别问题(这也是俄罗斯形式主义者
高度关注的问题)。“诗性语言”的定义非常复杂,但是从读者反映的角度则是很单纯。
因为这是一种被称为“诗”的符号组织方式能否引起读者的“陌生化”效果这一经验
性的事实便能够说明的。“诗”之所于被称为“诗”,正是在非常有限的语言表现空间
里藉高度浓缩的语言,在音乐性、隐喻性等诗性因素烘托出来的氛围中,在一个与日
常语言的世界完全割裂的空间里,完成意义的再生产。这一切都是陌生化的语言才能
做到的。诗的意义是读者赋予的。而事实证明,在口语化的诗歌里,他们在发起对前
一代诗人的进攻的同时,似乎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不难想像,“口语化”与日常语
言,其间的距离是离的很近的。但其实这正是八九十年代的创作中主流的创作方法。

于是,一种没有本雅明讲的“气息”或者中国诗学讲的“神韵”的诗歌出现了,因为
诗中主格已丧失了“永恒”或“境界”。反过来,“永恒”或“境界”反而是他们嘲笑
的东西。但是嘲笑之余,却发现自己诗歌已只能在“口语化”中找到一种诗人□息的
“居所”。如何解决思想与语言居所之间的矛盾,显然已摆在这些诗作者的面前。因
为没有“气息”或者“神韵”的诗,已远离了诗的规范性。之所以如此,因为“气息
”或者“神韵”正是隐喻性功能的一种隐喻性表述。本雅明这样描述“气息” (aura)与
“时间”的关系:“或许辨出一种气息能比任何其他的回忆都能更具有提供安慰的优
越性。因为它极度地麻醉了时间感。一种气息的光晕能够在它换来的气息中引回岁
月”。本雅明认为aura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互相注视的一种条件,这一条件拥有一
种不可复制性。如果说本雅明的这个aura也许有太多的马克思主义与犹太教结合的
色彩的话,那么,我们还是用传统的批评概念“神韵”去说明吧。钱钟书在《谈艺录》
:第六节《神韵》中这样谈到:“诗者,艺之取之于文字者也。文字有声,诗得之为调
为律;文字有义,诗得之以侔色揣称者,为象为藻,以写心宣志者,为意为情。及夫
调有弦外之遗音,语有言表之余味,则神韵盎然出焉。”钱钟书在这里谈到的正是
上述的刘勰所云之“形文”“声文”“情文”的综合作用问题,亦即是利科尔所言之
“隐喻性功能”的问题。“侔色揣称”、“为象为藻”谈的是狭义的隐喻,而在此基
础上与“声”“义”的综合则是一种广义的隐喻。而这一综合的结果的“弦外之遗音”
“言表之余味”,正是一种诗性时间:神韵。“气息”或者“神韵”的丧失,正是口语化
诗歌体尚未解决的问题。“气息”或者“神韵”-一种主客融合的氛围,也是一种关于
“阅读”的空间(即符号与读者的在意识中的距离)的最理想方式。显然,九十年代诗
歌写作主流的口语化问题改变的不仅是写作,亦即是一种阅读。
作为现代主义的一个现代变种的口语化诗歌,它表现了大众文化时代复制艺术的全面
泛滥之下精英艺术的一个变种。从这个意义上看,其意义是完全在“现在”这一历史
规定性上的。
诗歌口语化写作的选择与其说是审美的,毋宁说是现实的、社会的、道德的。口语化
诗歌代表了作为知识分子的一个分支的诗人们的乌托邦在一个时代的破灭。诗歌的
变化敏感的表现了这一点。它是近年来诗歌走向社会的一种尝试,当然在走向的过程
中将诗歌的“本质”改变了多少,这则是另外的一个问题。笔者以为,后者是评价他们
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然,笔者并非是将对“口语化”的批判绝对化,这里所谈的问题不是“口语”与否,
而是隐喻以否。富隐喻性的口语式的表现在古典诗中也有类似的例子,陶渊明便是一
例。但粱宗岱是这样谈及陶渊明这种简明性的:“我们很容易把浅易与简陋,朴素与
窘乏混为一谈,而忘记了有一种浅易是从极端的致密,有一种朴素从过量的丰富与浓
郁来的”而且,自胡适以来的新诗运动一直是在“自由诗”对“不自由诗”的二元对立
中过来的。“西洋”是自由的隐喻,“古典文学”是不自由的隐喻。传统的汉字书写在
作为一个制度被消灭的同时,新的一个制度也在确立。这便是近代的声音的制度。研
究八九十年代诗歌的口语化倾向而提到胡适,这似乎是离题,实则不然。口语化诗歌
可以说是在胡适将一种传统的“文”的制度作声音化的处理的延长线上,并且在这个
过程中形而上学的因素长期未被彻底清洗。这也是中国的新诗现在面临困境的其中
一个因素。这里当然有胡适时代的新诗形式出现的历史语境问题(如与“西洋式的现
代化”的关系问题)。因篇幅有限,暂且先简单引用粱宗岱的一段话来做说明,一方面,
“我们的白话太贫乏了,太简陋了,和文学意境底繁复与慎密适成反比”。另一方面,
“我们底文字经过几千年文人骚士底运用和陶冶,已经由简陋生硬而达精细纯熟的完
善境界,并且由更极端底完美流为腐滥,空洞和黯晦,几乎失掉表情和达意底作用了”这
确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口语化诗歌面临的亦是类似的两难的问题。但问题在于,我们
不能在打倒一种形而上学时,又确立了另外一种形而上学。笔者在此正面评价八九十
年代口语化诗作者的道德选择(如杨克),但切切不可忘记,现实感(观念、意义)毕竟必
须依托于语言的物质性,而诗歌语言正是一种寻找语言物质性的尝试-丰富的物质性
才能在符号接收主体的读者的意识里衍生丰富的意义。这正是日常语言与诗性语言
的重大区别。当然,从诗歌语言的角度看,口语化诗歌的出现也反映了在朦胧诗这一
高潮之后的学院派现代主义诗歌的空洞性与游戏性。但是,深而究之,口语化这一
极端的导致,其实又是和中国的现代性密切相关的问题-在我们的现代性中,中国知
识分子与民粹主义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没有解决的,它在语言的层面有着明显的体现。
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论文中去探讨。


在商品中散步:
《笨拙的手指》的读后感

西敏 〔1〕


1:杨克的风趣

作为一名外国读者,我在阅读中国文学作品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一些相似的
外文
力作。最近我饶有兴趣地读完了一本杨克去年出版的新诗集《笨拙的手指》。在这
本现
代主义的自由体新诗集中,杨克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既巧妙又幽默的文学风格。这种
独特
的文学风格与英国17世纪以多恩为代表的玄学派诗歌风格遥相呼应,它们两者之
间最
突出的共同点就是作者大胆地借用简单而新颖的核心观点来连接看似毫不相关的事
物以
形成充满个性的诗篇:

“火车提前开走/少女提前成熟/插在生日蛋糕上的□烛/提前吹灭/...... 马路

晨跑的写实作家/在本来无车的时刻/被头班车撞死 理解了/黑色幽默和荒诞

(《夏时制》)

在这本以商品经济为背景的诗集当中,杨克运用别出心裁的诗歌创作手法,大胆
地罗
列了现代生活当中各个不同侧面的生活场景并加以巧妙的艺术联想与夸张,以体现
现代
商品经济大潮对人们生活节奏和思想观念的猛烈冲击,达到了引人深思的艺术效果。


2:杨克诗歌的特点:内容方面

就其题材内容方面而言,杨克的诗歌对当代中国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做出了广泛积
极的
响应与探索。和别的诗人不同的是,杨克并不反对商品经济在中国的高速发展,相
反他
对人们深受物质文化影响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观念采取了一种高度肯定的态度:

“进入广场的都是些慵散平和的人/没大出息的人,像我一样/生活惬意或者囊中
羞涩
/但他(她)的到来不是被动的/渴望与欲念朝着具体的指向/他们眼睛盯着的全
是实
在的东西/哪怕挑选一枚发夹,也注意细节”(《天河城广场》)

在我的印象当中,《笨拙的手指》所塑造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在这个世
界当
中每个人都沉浸于他们各自的平凡而又有乐趣的生活琐事当中。那熙熙攘攘的普通
的购
物人群是杨克笔下的创作焦点,在《在商品中散步》一文中杨克甚至把消费经济的
大趋
向描写成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新式宗教:

“现代伊甸园 拜物的/神殿 我愿望的安慰之所/聆听福音 感谢生活的
赐予
/我的道路是必由的道路/我由此返回物质 回到人类的根/从另外一个意义上
重新
进入人生/怀着虔诚和敬畏 祈祷/为新世纪加冕/黄金的雨水中 灵魂再度
受洗”

虽然这种对当代生活的描述略带反讽的笔调,但是作为一个90年代的诗人,杨
克还
是致力于把这种90年代人的特有的思想行为和精神面貌真实而又充分地表现出来。

用说,这种行为和精神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捉摸不定的,稍迅即失的东西,因此不
得不
借用一种特有的诗歌语言来加以艺术表达:

“布的气味,化妆品和真皮的气味/隐秘的、满足的幸福/感觉中有一只伟大的手
/推
动历史,改变我们与生俱来的嗜好/商品的证明。现代文明的证明/人生在世,感
恩/
铁。石油。和水泥的优良秉质/暗香在内心浮动/工业的玫瑰,我深深热爱/又不
为所
惑”(《时装模特和流行主题》)

杨克创作中的另外一些“流行主题”还包括摩天大楼、波音777的飞行器、情
人节
的音乐会、汽车旅馆、穿黑色低胸裙的妇女等等,这些作品都从不同的侧面准确而
又及
时地捕捉90年代中国人的时代生活特征。
与此相关的是,杨克还对当代传播媒介的描述怀有极大的兴趣。为了强调他的诗歌

作与时代的同步性,杨克的作品常常取材于当今世界的传媒大人物,尤其是那些全
球闻
名遐迩的人物,比如英国王妃戴安娜、时装模特辛迪克劳馥,足球天才马拉多纳、

尔巴尼亚济世者德兰修女,好莱坞女演员莎朗斯通等等。此外,可以说这些像绕口
令似
的外国名人名字在杨克作品中的出现不仅仅表露了作者相当自觉的时代立场,而且
进一
步地体现了作者所采取的全球文化式的创造意识,并且在更深刻的意义上可以说,
这种
文学策略还涉及到另外一些极为重要的问题,比如东方文化的西方化以及当代中国
文化
的多元化现象等等。
这些与文化交流有关的问题在杨克的《1999年12月31日23点59分5
9秒》
中有精彩而又明显的体现:

“在基督的时间之外/时间在对抗中弯曲/六十甲子 十二生肖/小孩滚动的铁
环/
我踩着格林威治的裸雪/走过中关村亢奋的街道/此刻在麦当劳M的黄屁股下/两个
阿O
在接吻/对过胡同幽暗的厨房里/一只雄蟑螂对母蟑螂/短暂的进入/那美妙的一
瞬/
啊 世纪之交 千年之交”

在这里,作者借由一系列生动的意象描写来展示东方和西方的不同时间观念之间的
冲突
与融合。较之以东方那种循环性的时间模式,西方时间观念的积累性和直线性显得
笨重,
甚至荒诞。与之相反的是,东方式的时间概念好象是“孩子滚动的铁环”,显得格
外简
单并容易被人接受。由此可见,西方文化不仅仅在物质层面上引起了巨大影响,它
还在
更抽象的意念方面起着极为微妙的作用。
虽然杨克的大多数作品对当代生活采取肯定与赞扬的立场,但是他的某些作品有
时又
会揭示出一些商品经济所带来的反面现象。比如,针对当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
(“有
谁不整日像一只野兔?”),杨克在《“缓慢的感觉”》中,通过一连串意象的堆
积,
让读者重新发现这种早就失去了的从容悠闲的生活方式。而在《旧货市场》一文中,

们看到言说者的那些充满怀旧情绪的梦想终于被“汽车丑陋的啼哭”彻底破灭了。
此外,
我们隐隐约约地又从《厦门白鹭洲》一文中窥见了现代化生活所带来的那种越来越
普遍
的非自然性质:“海水是真的,在人工的港湾/坝岸很宽,铺着青草的图案”。由
此看
来,像草这样的自然事物在城市的风景中已经为人造的图画所代替。上面所提出的
这些
例子都涉及到了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一种社会状态。

3:杨克诗歌的特点:技巧方面

诗歌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因而,作品主题的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诗人的措辞
技巧。
《笨拙的手指》在词汇上的特点是其突出的时代性与浓浓的生活气息。比如“足球
射门
瞬间漂亮的急停动作”、“指甲上涂着蔻丹”、“保龄球”、“嚼口香糖的小姐”、

“印着歌星肖像的纸袋”、“旋转楼梯”、“心形门票”、“点钞机”、“暗中偷
窥的
摄像机”等等。作者通过这类词汇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宽了诗歌内容上的覆盖面,

且使作品成为一个对当代中国市民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真。
除了措辞技巧以外,杨克作品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其富于个性的意象创作。这种丰
富多
彩的绝妙意象描写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独有的想象力。譬如,我们看到在《电话》一
诗中,
杨克把电话这种通讯设备称之为“带电的动物”、一道“可以随手打开的对话之门”。

在《石油》一文中,诗人通过三棱镜式的想象力,把石油这一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
混合
物折射为“液体的岩石”、“石头内部的冷焰”、一摊“永恒的午夜之血”等。此
外,
我们还看到,杨克作品所塑造的意象群体并不静止,他们流动,并且是一个动态的
整体。
我们可以从杨克的另外一首诗中看到这一特点。在那首诗中,诗人把纽约街上的人
群描
写为:“爆玉米般脆爽的笑声/像可口可乐泡沫不断从地铁冒出”。由此可见,杨
克高
度的艺术想象力已经冲破了程式化意象的束缚。
此外,杨克还善于把来自两个不同感官的信息巧妙地融合为一体(术语称之为
“通感”
或者“连觉”)。例如,在《看一个城市男人锯木想起随意拼结的词》一文中,杨
克把
手锯在碰上钉子的时候所发出的尖锐噪音称之为“刺耳的仙人掌的声音”,作者通
过这
种“连觉”的运用,巧妙地把听觉方面的感受述诸于相似的视觉方面的感受,从而
使读
者产生一种来自两个不同感官的类似的感受,进而就能更容易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种
声音
的难受性。这方面的另外一个巧妙的例子是,作者把雪花描写为“漫天音乐”,这
样的
一种比喻把本来缺乏音响的事物加上了声音,因此使读者不仅仅能从视觉方面看到
雪花
与音符的相似之处,而且能在听觉方面感悟到雪片落地时的那种似响非响的音符之
声。
我认为这是作者非常绝妙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
运用大胆的带有奇异色彩的意象描写,作者还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比
喻。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例子:

“火车站是大都市吐故纳新的胃/广场就是它巨大的溃疡”(《火车站》)

“河流被切开脉管”(《观察河流的几种方式》)

“两个人,赤手空拳的战争”(《对一种叫“迪士高”的现代操练的挖掘》)

“紧身衫里的躯体玲珑凸现/像活蹦乱跳的网不住的小小野兽”(《湘女花神》)


“伤风的浪子/通过瘦马的响鼻打喷嚏”(《一九九二之马》)

正如顾城曾经说过的那样,“诗的大敌人是习惯─习惯于一种机械的接受方式,习
惯于
一种‘合法’的思维方式,习惯于一种公认的表现方式”〔2〕。所以打破常规性
的惯
性思维,寻求新颖独特大胆的艺术创新,永远是对诗人的一种挑战。杨克在这方面
有很
出色的表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杨克的意象创作是他的作品中最富于主观性质的部分。正如
许多
当代中国大陆诗人一样,杨克试图尽量避免借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露他的内心感
受,
相反,他倾向于从一种极为冷静的客观角度来观察并且塑造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现
状。
正如杨克自己在《伤逝》中所写道的那样:“距离是艺术的灵魂”。尽管如此,杨
克的
富于奇趣的意象创作已足以使他的独特个性有了充分而又明显的体现。

4:最引起我注目的一首诗:《小房间》

《笨拙的手指》中有几首诗引起了我格外的注目,其中最突出的一首是题为《小房
间》
的短诗。首先应该指出的是,这首诗并没有以上那些已经讨论过的既新颖又奇异的
意象
描写,但是它却借用一种看似简单却又难以捉摸的艺术风格来探索一个具有深刻意
义的
主题:即人的私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并存与冲突。在我看来,这首小诗意义深远。

我们知道,自从朦胧诗崛起以来,承认与肯定个人的内心生活已成了中国当代诗
歌创
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正如同谢冕在《断裂与倾斜:蜕变期的投影》一文曾
经指
出:“其实,诗对于世界的责任主要不是它生活的复述,诗是通过抒写心灵的方式
实现
对于人生经验的领悟”〔3〕。这种“人生经验的领悟”不仅仅局限于人们心们中
那些
所谓的高瞻远瞩的理想,更多地它还涉及到人的内心世界中的一些反面的东西,比
如社
会生活对个人内心世界所带来的压抑感等等。在西方国家,私人生活的个体化程度
已经
发展到了一种极端的地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非常独立的。而目前越来越
多的
中国人也逐渐地由集体生活的方式过渡到个体生活的方式,并且已有不少人开始逐
步体
会到了这种个体化生活的各种好处,然而同时也有不少人开始渐渐体会了由此所产
生的
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方方面面的矛盾与冲突.
面对这样情况,人往往会觉得自己的生存空间好像被撕成了两个互相独立又互相
对立
的部分,即:一个是公开的社会式的部分,一个是私人的埋在内心深处的部分。在
《小
房间》一文中,诗人用“小房间”作为私人生活的比喻,把这种特殊的私人生活与
社会
生活并存与冲突的心理冲突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小房间是一只魔盒/镜中消失的生命/呈现/许多隐蔽的思想/生命中披头散发
的一
部分/它们在夜里滋长 繁殖/像一些潮湿的稻草下面的病气/回到房间/阳光
就在
门槛受阻/发潮的镜子就会呈现人类的慵散/回到房间/软体动物/触须探向幽暗
/坚
硬的壳慢慢退开/放出/身体里边的兽 感受它们/气息相通/而走在街上人需要

得像个人/人给人的定义/在大街上 重新感受阳光明媚/天空这座巨大的玻璃
屋/
它是人们定义中真正的房子”

小房间之所以被描写成“一只魔盒”,是因为它狭窄却又孤立的空间能让我们恢复
那种
在外部世界中被淹没了的私人生活,能让我们拿下在外部世界中所必须带着的各种
冠冕
堂皇的作为一个社会的人的各种面具,能让我们把作为人的各种本性的东西,无论
是好
的与坏的,美的与丑的,都能“披头散发”地无拘无束地在小房间里面体现出来。
“小
房间”是人的私人生活的存在方式,人的这种像“软体动物”似的隐蔽存在的私人
生活
方式只有在与社会世界完全隔绝的小房间里才能找到合适的生存环境。人一旦回到
大街
上,回到社会中,他就必须使自己适应另外一种做为人的社会生活的方式,一种人
与人
之间的互相制约的不完全自由的生活方式。
总之,《小房间》一文体现了现代社会生活与现代私人生活之间的并存与冲突,
以及
由此所带来的那种像精神分裂症似的人的特殊心理现象,具有很深的耐人寻味的含
义。


注释:

〔1〕西敏(英文名字为Simon Patton)现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亚洲语言研究系
的研
究员。在写这篇文章时,作者受到了昆士兰大学物理系汪瑾女士的很大的帮助和支
持,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2〕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诗刊》3,1981年,57页。
〔3〕谢冕,《断裂与倾斜:蜕变期的投影─论新诗潮》,《文学评论》5,19
85
年。

阳光男人

? 东 西

要不是因为有太多的顾忌,我真的愿意叫他一声“阳光男孩”,虽然他早已过了被
别人叫做男孩的年龄,但是我相信任何一个跟他接触的人,都会有这样叫他的冲动。

按照自然的规律,一个人只要写了好几本诗集(比如《陌生的十字路口》、《笨拙
的手指》等),把好几个民刊办出了名,出过好几次国,获过好几次外面的诗歌奖,
编辑过好几本“新诗年鉴”,而且还因为“新诗年鉴”引发了诗坛继朦胧诗之后最
大规模的讨论,那么这个人应该算得上是德高望重了吧。他完全有资格在额头上贴
几道标签,走路的时候摆出大师的也就是鸭子的步伐,跟文学青年特别是女青年讲
话时拿拿腔调,心里完全可以暗暗地使劲,使自己看上去饱经沧桑,显得多么有思想
但是这个名叫杨克的人却没有按照我们设计的模式去做,甚至没有哪怕是一点点我
们期望的迹象。像是故意跟我们过不去,他完全违反了“异化”的规律。就在昨天,
他还在广州的大马路上跟一位电视台的熟人就“没有人看你们的电视和没有人读你
们的诗”这个问题,争论了一个多小时。难怪那些老谋深算的人常常意味深长地说:
你真年轻啊。
年轻有什么不好?我们几个广西的写作者在南宁聚会的时候,经常会想起从广西去
到广东的杨克,除了有人学着他的腔调说一句“你们广西不卵得(不吊弹-30644行)的”
之外,大家还惊讶于他那张似乎永远也不变的娃娃脸。一些步杨克后尘的青年诗人
或者像我这样写小说的小字辈,眼看着一个一个地超越了他的年轻,变得比他还老
气横秋起来,真是急死了。而杨克却好像从不把时间的更替当那么一回事,不时地
回广西来晃一晃,让我们这些早熟的人心生□慕,然后又不得不总结一下他年轻的真
正原因??那就是因为他的心态好极了。
1994年广东省青年文学院在全国客聘了8名专业作家,签完合同之后,作协派杨克带
着这支来自五湖四海的队伍,沿珠江三角洲走了一圈。每到一处,我都是跟杨克住
一个屋子。晚上,当大家都睡去的时候,杨克开始跟我谈论文学,准确地说是在谈
论诗歌。那时他谈得最多的就是诗歌比小说牛逼,民刊比名刊牛逼,广东比广西牛
逼,而且对我这样有想给名刊写小说强烈愿望的人,不无讥讽之意。偶尔我会反驳
他几句,但大都数时间我都在应承着他的观点,并发觉他有一种要把自己的观点放之
四海的强烈愿望。
十几天之后我们回到广州,大家余兴未消,于是就下棋,参加者有余华、韩东、张
□、杨克、张柠和我。玩到凌晨3点,杨克带着大家出到宾馆门外的一个小摊吃夜宵。
当每个人的肚子都感到舒服的时候,便不断说一些广东的好话。余华望着灯火通明
的马路说广州真好,这么晚了还有夜宵。本来就展着笑脸迎接大家表杨广东的杨克,
脸忽地一下笑得更欢了。他说这就是国际大都市的好处,哪像你们北京,晚上十点
钟所有的商店就关门了。杨克的那一笑,简直可以用灿烂来形容,即使是他得了诺
贝尔文学奖也不过如此。我们都知道这笑里是有一丝甜蜜和得意的,因为他一直就以
生活在广州而自豪。当时我真佩服他的联想能力,因为在南方人眼里,那只不过一
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吃摊,卖一点炒粉加几瓶啤酒,他怎么就把这和国际大都
市想到一块了呢?
后来,我认识了从福建来到广州也跟杨克成为朋友的谢有顺,我们以一种理论家的
表情在分析杨克的笑容时,惊讶地发现他是一个干一行爱一行,在一处爱一处的人,
比如他现在身在广州,那么没有什么比你表扬广州更让他高兴的事了;比如他是写
诗的,那么你表扬诗歌这种形式肯定会比表杨他的诗更令他兴奋。他总是先为自己
生活的环境做广告,再为自己从事的诗歌争地位,然后才来跟你理论自己的诗写得
好不好?或者说他根本就不跟你理论后面的事情,整个一个“先诗歌之忧而忧,后广
州之乐而乐”。
不过杨克的乐好像永远大于忧,我很少在他的脸上看到什么沉重的表情,就是去打
官司的路上偶遇了张梅,他也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不熟悉他的人还以为他见了美
女就把官司给忘了。而实际上,杨克是一个可以从任何事情里找到乐趣的人。去给
单位打官司,他可能会想这是去体验生活;朋友欺骗了他,他会得意于自己终于又
认清了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有的事情,我们就是把眉头拧成了
疙瘩,也找不出一丁点去做的理由,但是杨克还是要硬着头皮去做。比如用自己的身
份证一次又一次地去为那些没有广州身份证的人办手机、办汽车入户、办存折挂失
你难道能够说这是因为杨克要在别人的面前显示自己有一张广州身份证吗?我想不
是,惟一的理由就是杨克比较善良,比较相信别人,有侠义心肠。好多曾经写过文
章或者诗歌的人到了广州之后,就慕名去找杨克。千万别以为他们去找杨克是为了
谈诗,而是要杨克帮他们找一份工作。那时候,杨克仿佛他们的马仔,为他们打电
话,找熟人,直到为他们找到一份工作或者给上一个答复。
正因为杨克对写作的执著与侠义心肠,他在诗歌江湖上结交了一大批不同年龄的好
汉,当然也不乏崇拜他的女性。他当年的一些朋友都因心态的苍老而离开他去干那
些急功近利的事情,只有他还守侯在诗歌的码头上,迎候那些愈来愈年轻的诗人。
他跟那些70年代的、80年代的扎堆,依然是那么激情澎湃,使我不得不相信“诗人
永远年轻”这一句话。而那些70年代、80年代的也丝毫没有把他当成外人,前提当
然是建立在他们都有一颗年轻的心。
这几年,杨克编了好些诗歌方面的书:<< <他们>十年诗选>>(与小海合编)、《<<九
十年代实力诗人诗选>>、<<中国新诗年鉴>>系列(已出1998年、1999年和2000年的)、
<<开始>>等。尽管编这些书有理解他的老板和出版社的支持,但是他仍然为此耗费
了无数的精力和时间,别的不说,光是把编出来的书寄给作者和批评家们,每一次
他都要在邮局耗上五六个小时,而每本书则要在邮局耗上好几次。在讲究“时间就
是金钱”的今天,特别又是在杨克所得意的广州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他竟然舍得如
此消耗自己的时间,这令好多人肃然起敬。做这样的事情,杨克不是不清楚他的付出,
只是当他的书带动了一大批年度诗选出版,杨克又从这个苦差上找到了乐趣。
有乐趣的人才会永远年轻。除了诗歌,杨克还有很多乐趣。比如他还有半年时间才
出国,但半年前他就开始张罗着给朋友打电话了;比如他写了一篇小说在某某杂志
发表了,他会兴奋地告诉你,高兴的劲儿绝不亚于写出一首好诗,当然他还会不失
时机地教育你,说其实写小说也没什么难的,写诗的人可以写小说,但写小说的人
不一定能写诗;比如那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马悦然教授在收到他的诗集之后,给
他回了一封电子邮件,他会情不自禁地告诉许多人;再比如当我花了1400元钱买到一
件衣服,而他只花700元就买到了时,他会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从广州打一个长话
给我,不为别的,只为了告诉我同样的牌子,你白花了一半的钱。最令我感动的是
去年秋天的一个深夜,我们一群人正在谈一个根据我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本,大家一
边喝一边谈,都有些醉态朦胧了,都想象不出还会有人给我打电话了,突然手机响
了起来,传来杨克的声音:你知道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给了高行健。那一刻,
我真的为有杨克这样的朋友而自豪,为他惦记着我而愿意把有关文学的任何消息告诉
我而感动,那怕这是杨克为传播这个消息而打的最后一个电话。
我一直认为杨克是一个透明的人,率真的人。如果我们按世俗的眼光来衡量他,也
许会认为他太善良了,太年轻了。但是当我们抬头看一看我们的去路,也就是用终
极关怀什么的来衡量他也衡量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衡量一个人是没有
统一标准的,那要看你这一辈子把什么样的追求放在首位。如果你的首要追求是快
乐是年轻,那么你就能够理解杨克。在焦虑和抑郁症肆虐我们的今天,能够保持杨
克那样的心态,应该说是一种造化。



地址:南宁市民主路广西日报社副刊部 田代琳(笔名:东 西)
邮编:530026


那天 遇到杨克
吴秋野

杨克总是笑呵呵的。
他操着一口略带广西音的普通话,在打个哈欠都粤腔粤调的广州终日忙碌着,
为他的诗
歌、为编书、为各种稿件和作者。有趣的是,这个商业化的大都市正在拒绝许多和
文化有关的
东西,而偏偏杨克在这里却如鱼得水,活得有滋有味。那天早晨,他把两只赤脚插
在皮鞋里,
依旧笑呵呵地,站在家门口,等待我们的造访。
(一)
本来以为,在杨克家里,总该找到一些想象里和诗人有关的东西,比如一些凌
乱的诗稿
和拥挤的书册。可是不对,杨克的家出奇地整洁而有秩序,一尘不染,色彩柔和漂
亮。他拿出
一套质地细腻,雕着精巧昆虫的紫砂茶具请我们喝茶,茶是上等的人参冻顶乌龙,
远远地就闻
到清凉的香气。这样隆重的招待,一下子让大家有点紧张。可是杨克不会保持“尊
严”,脱口
就说出了实话,原来那茶具是在无锡紫砂壶研究所买的,比标出的价格便宜许多,
而茶也是别
人送的,屋子里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
后来我们发现,杨克真的很会“过日子”。他的大厅里养着一缸热带鱼,缸是上好
的玻璃
钢做的,鱼是很难伺候的银龙、七彩神仙和变种蓝星。摄影师涂老师望着它们,开
始感叹自己
家中也曾花掉数千元买了这样的鱼缸和鱼,可惜被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杨克听了就
笑,说涂老
师买贵了,他告诉我们,在广州的花地湾,有一个专卖热带鱼的市场,平常家私店
卖几千元的
鱼缸在那里只卖两三百元,我正纳闷他怎么会找到那么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他却接
着说,还有
某个某个地方有便宜鱼卖,原来他的鱼买得也极便宜。杨克说,诗人首先要是人,
活得要像个
人样。所以杨克绝对可以很好男人地,背着包,在广州走街窜巷,为生活张罗。 
杨克把阳台打通以加长大厅,钢琴就摆在加长的地方。那是一架黑色的钢琴,优质
漆面泛
出明亮的光泽,上面铺了张完整的纯白色狐皮,更加强了这种豪华的效果。他说那
张狐皮是他
好些年前去新疆买的,花了他二百多元,我们正要感叹他又买了超值产品,他马上
解释说,当
时两百元钱是他一个月的工资。这也是真的,其实杨克很随便,买东西并不一定看
贵贱。杨克
很在意的是他家里摆设的一些字画和陶艺之类工艺品,这些东西一般都是作者们免
费送给他的,
他以此为荣。能和把精力献给艺术工作的人们交往,他感到快乐。一位意大利的着
名画家通过
一位美国诗人送给他一套钢笔绘制的星座图,他把其中四幅郑重地挂在墙上,他告
诉我们说,
那位画家嘱咐过他,将来写诗写穷了,可以把这些画卖了谋生。而挂在他书房里的
一幅石虎先
生的书法,据说也有同样的作用,杨克似乎很认真地说,如果哪一天,他落拓了,
这幅字卖掉
也可以应付一阵子。他说这些的时候,就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显然他知道诗人的命
运往往多艰,
但对此他已经坦然从容。
杨克真的很好玩。
(二)
我告诉杨克,在网上搜寻他的名字,几秒中能出现3000多个结果,除去部分和他无
关的资
讯,至少有2000条是他的言论和消息。杨克笑了,笑得有点不好意思,他说,文学
圈里有个说
法,一个写字的人在网上的资讯少于400条,那是知名度不够,但要是超过了900条,
那就是疯
子了,现在他有2000多条,他不知道该怎样评价自己了。
和许多与他同龄的诗人们一样,杨克在这个大变动的时代经历着太多的苦恼和无奈,
但却很
少有谁能像他这样,磕磕碰碰后,依然能一身阳光地笑着。就像杨克诗里说的,这
个时代,“诗
意比空气还稀薄”,杨克却还和诗歌走在一起,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他那些有“个性”
而又“前沿”
的诗歌言论。作为诗人,杨克还活着而能做到这些,杨克自己有个和诗歌毫不相干
的解释,
他说那是因为他为人随和,愿意做实际的事情。
杨克的确没有一点架子。他为一位刚刚19岁的小作者发了小说,那女孩在拜访
他的路上
,一直琢磨着见到他时应该称他“杨老师”还是“杨先生”,可是两人一见面,那
女孩笑了,
杨克的和气让她没有想到,她对杨克说:“我干脆就叫你杨克吧。”自己获得海内
外的诗歌奖
也好,带领了一种诗歌思潮也好,杨克说这些都和他每天要做的实际工作无关。办
公室搬家的
时候,需要的是搬运工;单位组织活动的时候,最需要有人做琐碎的事务,所以,
杨克完全可
以为了一次会议的场地和其它细节问题,跑得汗流浃背。我渐渐开始理解他的主张:
生存之外
没有诗。他实实在在地生活,并且在日常的细节里找到了诗意。
于是我想起了他主编的《中国新诗年鉴》。
谈起诗歌,杨克精神抖擞。原来,我一直以为诗歌的“民间立场”是个很难界定的
概念,
但当杨克洋洋洒洒地铺展他的想法的时候,我渐渐感到,这里叙说的不仅仅是新的
诗歌观念,
甚至涉及到哲学视角的转变。也许“民间立场”的发生和叛逆与“官方”和已经形
成模式的诗
歌话语权威有关,但它最后所触及的是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的固有的生存观念。形
而上的精神
目的和与之相关的英雄主义、理想观念、对世界终极标准的求索、无法摆脱的悲剧
情怀都在“
民间立场”中被消解得灰飞烟灭。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说话方式”──这是杨克
的注解。
杨克有一种很平等的价值观念,他认为诗人写一句好诗而获得的快感,和商人挣到
很多钱
或者体力工人干活出了一身汗而身轻气爽的快感是一样的,所以他把人也看得平等。
职业或者
活法只是人对自己方式的选择,而不管以哪条路走完人生,生活的价值都在于享受
生命的快乐,
换句话说,活得有趣快乐即成功,在这点上,国王与乞丐平等,诗人与非诗人一致。
诗歌的最
终落足点应该是生存本身,而不是被线性思维引领的生存以外的东西,诗人应该恢
复为“人本
身”,而不是被林林总总理想主义旗号异化的非人。为什么要张扬诗歌的直觉美和
诗性快感呢?
因为这些真实的和生活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上看,杨克这个前卫的人一点也不西
方,相反,他
倒满东方,中国文化中关注生活本身的价值观在他这里有了新鲜有趣的内容。
印象里的杨克总是慢悠悠的和气谦让,所以我一直想象不出来他是怎样和一些诗界
朋友闹出
“盘峰论争”的,但当他气势夺人地谈论他的诗歌主张的时候,我知道那场论争不
会有假了。至
于杨克要让诗歌迸发出“动物凶猛”的承受肮脏的力量,虽然还带着许多叛逆的意
气,但却实实
在在地给了他更宽广的接受力。《中国新诗年鉴》的终旨就是容纳中国诗歌中一切
活跃的新鲜的
成分,虽然理想状态是不能完全达到的,但这种努力本身就有一种非同以往的意义,
几十年后,
我们会发现,《中国新诗年鉴》在真实记录中国诗歌编年史方面有着怎样的价值,
那时,我们再来
回顾评价今天的诗歌,许多材料该都从其中寻找吧。
杨克的脸上已经有了红色,他沉浸在他的思想里,语言追赶着思维,所以他
的语速异
常地快,不时得我们还要为他的幽默笑上一阵,插话已是不太可能。
不知道是什么神经被触动,他瞄了一眼墙上的钟表,忽然意识到已经到了午饭
时间,于
是不由分说地要请我们吃午饭。吃午饭干什么呢?还是要谈他那些“吓人”的观点,
他正有一
种快乐要向别人传达呢。

(三)
杨克喜欢广州。
在北京访学的时候,杨克在校园里自报家门的话,好些学生都知道他是写什么的,
他笑笑说
在京城写作的人自我感觉比广州良好,以为自己很重要。可是杨克还是觉得不自在。
京城的人用
对待传统诗人的态度来对待杨克,给了他精英诗人的环境,这让杨克有被误解、被
强行塑造的感
觉。
在广州,杨克发现很少有人认识他了。有一次,他把名片递给一个中山大学的人,
那人马上
说:“杨先生,你写上你的工作单位,好吧?不然我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还有
一次,一个学生
叫住他,说:“杨克,你知道吗?你的诗歌主张会放出一大批小市民。”杨克只好
说:“是,
有这种可能。”虽然这样,杨克却舒服起来。他又回到了人间和民间。还是那句话,
诗人首先
是个人。
如今杨克也考虑些经济上的问题。因为他有太多的事业要做,他要编有艺术价值的
书籍;
要继续叙说他“民间立场”的诗歌主张;要继续写诗。他清清楚楚地知道,在商品
社会,一切
事业的起步都需要钱,他的朋友中也有有钱人,可是他一直用一种文人的单纯和直
率来和这些
人交往,他从来把做成一件事放在首位,然后才是个人得失,这样难免有时会吃亏,
可我知道,
最后赢的还会是杨克。中国北方有句话说:赤子之心,苍天不负。毕竟,包容和真
诚更能赢得
人生。
杨克的工作台上夹着许多名片,那是一些为人们早已熟悉的名字,他们中有旅居海
外的诗
人,也有文艺界不断探索的新锐人物,好像五花八门的人都能成为杨克的朋友。他
常常为别人的
事情耗去不少时间,仅仅是因为受人所托,他怎么也不能让人家失望就为了这“不
让人失望
”,杨克那些天多走了不少路,多打了不少电话。
我们向杨克要一篇随笔,他欣然同意,立刻就回屋到电脑上去找,可是弄来弄
去,电脑
总是不听使唤,他怎么也找不到那篇文章放到哪个文件夹里了。直到最后,杨克的
头上已经急
出细汗了,那篇捣蛋的文章才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溜达了出来,那一瞬,长出一口
气的杨克好
像捡到什么宝贝似的,脸上笑得春花灿烂,那是我看到的他最幸福的表情。


本贴内容为原创作品,版权为作者和版主共同所有,内容观点不代表乐趣园立场。

杨克:中国商业时代的一个诗歌典型
甘谷列

杨克是一个典型的可供剖析的人物,在当代中国诗歌领域,杨克以他的努力和
才华不仅写出了许多可供研究的诗歌文本,而且在这个时代的变革中成为了一个不
可或缺的诗歌人物。杨克不同于韩东,也不同于于坚,亦不同于西川,更不同于伊
沙,杨克的诗歌就是杨克式的诗歌。在20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变迁中,他不
属于那种靠宣言、理论抢得诗歌风气之先的人物,也不属于那种一开始登场就写出
了成熟诗歌的人物,而是一个不断生长、渐进成熟并保持着自己清醒、与众不同的
独特性的诗人,并且在这个时代的进程中,日渐以自己锲而不舍的艰苦创作所写出
的具有原创性的坚实的诗歌文本和所进行的诗歌思考与实践不断赢得了自己的声誉。
从我所读到他的一些具有原创性的诗歌代表作来说,我深深觉得它们是我们这一时
代变革过程中的商业的一个缩影,一个重要方面的更深刻的观照和反映;而且他是
站在南方这座改革开放的前沿和重心城市──广州来展开书写,从一个时代必然的
商业发展进程来进行书写,这就无形中大大提高了他的诗歌价值。南方这座商业都
市广州为他的诗歌文本提供了生动的原形和材料,同时也为他的诗歌提供了时代的
因素和内在的价值。在中国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商业──信息社会的转型
过程中,每一个时代变迁中都会有一些经典诗歌留下来。我深信杨克的诗歌会在这
个商业经济的社会里取得他应该得到的地位。他的一些代表作,比如《天河城广场》、
《经过》、《广州》、《在商品中散步》、《于房地产炒风中怀念家园》等等,已
经形成了一个系列性的整个构造(集中展现于他的诗集《笨拙的手指》此书)。我
个人认为,如果说,以北岛等人为代表的“朦胧诗派”对那一个时代的转型作出了
政治上的回答的话,那么,以杨克为代表的部分当代诗人对中国当代社会的转型也
作出了当仁不让的经济上(商业上)的回答。可别小看这一回答,它是需要经历多
少艰辛、孕育和抉择才能做出来的啊!如谓不信,当代的几个重要的诗人,翻开他
们的诗集,看看他们回答了什么?我想,作为这个时代灿若晨星的这些优秀的诗人
们,他们自有他们在诗歌艺术中的重要位置,但在感应商品经济或者说商业与写作
互动这一方面,至少比不上杨克已经作出的成绩和取得的成就。商业时代是中国现
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别无选择、无法回避的进程,身处其中的当代诗人们,有谁能
够像杨克那样深刻而艺术地回答了它呢?心平气和地翻开自己的诗集看一看吧,你
是否写出了这种既具有个人鲜明的色彩又具有这个时代博大的声音、甚至代表了历
史某一进程的诗歌呢?
而杨克在20世纪末的中国,在商业漩涡的中心里,不仅早早地密切地注视着影
响中国人心理和精神变化的商业方式和商业变革,而且对这一别无选择、无法回避
的道路即商业化,给予了非常明确的答复:“我的道路是必由的道路。”(见写于
1992年的《在商品中散步》)。非但如此,而且他还以接踵而来的一系列的代表作,
对商业对于社会和人性的冲击和刷新(注意:是刷新!)给予了诗歌艺术上的记录
和书写。(注意:我在这里用的是两个词:“记录”和“书写”,相信那些深谙诗
歌写作的人不会误解。)这一系列具有原创性质的并产生了广泛反响的代表作,即
使放在20世纪后期中国最杰出的诗歌行列中也毫不逊色!
基于此,我把杨克定位为中国商业时代的一个诗歌典型。我想我经过深思熟虑的
定位是准确的。
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中国诗歌理论界就有人呼唤关注都市、提倡城市诗
的出现(这“城市诗”也是一个含混的称谓),可是反应者寥寥,自觉者更少。而
在南方商业城市广州的杨克得天独厚,在别人的不知不觉中已经用他自己的笔和具
有原创性的作品为城市诗的发展作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可是这么一个优秀和取得
杰出成就的诗人,诗歌界和批评界一直缺乏严肃、认真的审视(这并非杨克在诗坛
中没有地位,而是没有取得他应有的地位!),偏要等到他主编了《1998年中国新
诗年鉴》出来之后,在诗歌界引发了自“朦胧诗”新诗潮争论以来中国第二次诗歌
大论战,方引起人们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可是一些人不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他的诗歌
艺术上,而放在他的社会角色和实践操作中,这真是一种诗歌界里存在的“权力异
化”的悲哀(姑且让我称之为“诗歌权力”,或者说“语言霸权”的党同伐异吧!)。
然而,在中国极其深切且密切的“权──钱──言”系统里,即使自诩艺术之明珠
的诗歌,亦不能免俗。然而我更关心的是,这个代表性的诗人在这个商业时代中出
现的深层次的意义。这种意义是对于一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评价中国现代新诗的
发展的人而言,是一脉相承且清晰可见的。我们承认,有许多诗歌人物在中国新诗
发展史上作出过各自不同的重要贡献,而能够以自己的诗作深切的反映和表现那一
个时代的命运和变革、且在艺术上达到了精髓的地步,我想,这样的诗歌人物还是
屈指可数的!而诗人杨克的作品,有一部分已经达到(或逼近了)这样的地步。我
想我们应该好好看到这个中国诗人在中国这个商业时代乃至全球化时代中出现的深
层次的意义。这种意义不是我们一些评论家想无视、回避过去就能抹杀和掩盖得了
的。
在这个大诗人日益凸现的时代,在越来越清晰的诗歌发展格局中,在诗歌发展到
多样化的今天,时刻关注着中国新诗发展的诗人杨克说道:“我们首先想到要为这
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留存下有价值的文本,它们是中国新诗80年来有历史延续意义的
部分,是中国当代诗歌的真正的精髓。”“我一直相信真正的艺术必须具有原创性,
生存之外无诗。汉语诗歌的资源,最根本的还是‘中国经验’,是当下日常具体的
生活。”那么,他的诗歌,正如他所概括的那样,生动地体现了既具有原创性,又
根源于“当下日常具体的生活”,且有“中国经验”,它们能够独立呈现并且直指
人心,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当今诗人如何在商业──信息时代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杨克已经用他的努力作出
了一定的回答,形成了一条隐约可见的路子。这条道路还有待于更深入地拓宽和发
展下去。我也注意到,更多的有活力的年轻诗人已经逐渐汇合到这条道路上来了,
这条道路必然将随着时代的推移而越走越宽。我作为一个诚实写作的青年人,在自
己的写作道路上,不断阅读和研究当代中国诗人贡献出来的具有生命力的诗歌文本
和诗歌理论,并从中借鉴,取长补短,扬弃更新,应该感谢这些走在我们前面的作
出了贡献的诗人们;在“商业──经济”这一重要领域方面我应该感谢杨克,他让
我有了一个重要的参照。
祝愿这一位诗人在今后继续用他更踏实的努力来作出更大的建树,成为这个时代
的诗歌中一个避不开的人,一座绕不过的山。

广州,作为中国现实中的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域,影响深远的重要商业城市,它不
仅在现当代中国的政治领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且在文学领域也产生过不凡的影
响。具体到现在的诗歌来说,广州日益成为了南方的诗歌重镇,跟北京这一文化中
心(或者说诗歌中心)形成了双峰并峙的互补格局(如果不说竞争格局的话)。这
与以杨克为代表的一批诗人来到广州是分不开的,同时更与《1998年中国新诗年鉴》
的出现分不开。这一部新诗年鉴所引起的争论,已经成为了当代诗歌史上一个极其
重要的诗歌事件,甚至是一个分水岭。
广州在国内的舆论地位虽然比不上政治中心的北京,但它在经济领域上的商业
影响和新闻领域上的自由度、透明度却大大超过了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商业影
响和辐射力更是举世皆知,无须我多说;媒介影响亦有其特殊的力量,比如说它有
《南方周末》这样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报,还有广告收入量据说占全国第一的《广
州日报》(它又是全国第一家以报业集团方式运行操作的报纸);还有它的人口流
动量之大、之快也是全国闻名的。总之广州这个区域的独特性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
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和生动原料,而杨克恰恰在其中得了天时地利人和,经历了它
的许多重要事件和发展变化过程,尤其是目睹了中国二十多年来的经济变化和人心
变动,他对商业性质的广州和商业经济时代的诗学意义上的敏感和把握,远远超出
了同时代的众多诗人。杨克自己说:“1991年底,我从生活了十三年的南宁迁居到
广州,生存空间的转换,必然使我的写作发生变化。广州在中国的特殊性,置身其
间生存背景、生存环境、生存状态与其他地区的明显差异,决定了我的诗歌不同于
他人的特质。”而这特质是什么?本人略提管见一二:为商业发言,为商业在诗歌
中拓路,为自己的人民聆听物质的福音;并于诗中闪耀着艺术和人性的底蕴;理解
和探求,但并不回避其矛盾。我在此处暂不多提,还有待深入于研究;同时亦望国
内有兴趣的评论家予以关注和重视。
无庸讳言,杨克也曾有过焦虑和命名的痛苦,可是他已经一一克服,在1992──
1998年中,杨克自觉地与当时那些脱离现实的“精神高蹈”者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写
作道路和写作方式,并且在别人喋喋不休的争议和“精神高蹈”之外,写出了那么
多生动活泼的观照当下现实、富有时代气息同时又深具艺术性的诗歌作品,真令人
□慕!同时他远比国内许多诗人的“空唱”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以自己深切的诗歌
写作折射出和反映了一个变型期间的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和一个中国诗人的独特的
精神体验(──那些反对“反映论”的诗人们想想自己写出了什么东西了罢!)。
他对商业和市场持一种欢迎的、开放的、宽容的写作态度,而对当下生活本相的捕
捉和抓住,对现实变革的命名和书写,远远超出于国内那些声名显著的诗人。固然,
每一个独立自主的诗人都有其独立依持和所长之处,而且每人写出的都只是这个世
界和生活(或者精神)的一个部分或者一个方面,无人能够全部穷尽;但是如果我
们注意地比较看一看,那么杨克的特色、优势和长处便明显地凸现出来了。
杨克说:“我一直相信,诗是可以独立呈现的,直指人的内心的,也是诉诸于每
个读者艺术直觉的。”在杨克具体写作广州主题的诗歌中(有外国评论家认为“广
州是杨克的诗歌之根”,这话我认为说对了!),主要有《天河城广场》、《火车
站》、《经过》、《最高的建筑》、《在商品中漫步》、《旧货市场》、《时装模
特与流行主题》、《1992年的广州交响乐之夜》、《真实的风景》、《广州》、
《花城》、《AA制》、《花园别墅》等等,独立呈现并具体指向这座南方五光十色
且生猛喧嚣的大都市广州,对于现实生活和变革中的广州给予了诗歌艺术上的把握
和书写,达到的艺术境界令人赞叹和惊叹!具体地说,比如《天河城广场》和《经
过》,还有1994年就写出的名作《广州》,都是在当下给现实的直接命名和书写,
在艺术上炉火纯青,形神兼备,精美绝伦,这些都是一流的可供研究的诗歌范本。

杨克曾经说过:“在中国大陆,没有谁比生活在广州、深圳的诗人更要抵抗物
质的压迫和诱惑了”,这一点我相信。因为我曾经去过广州打工,虽然时间不长,
但那种紧张、激烈、快节奏的商业气氛,那种强大的现实压力,那种“物质──金
钱──生存”密切相关的生活,对人的压抑和催促,有时真令人透不过气来。而每
年到广州或深圳淘金和碰运气的年轻诗人或诗歌爱好者不在少数,可是能够在那里
坚持的人,却是不多,绝大多数都不得不在金钱面前低头,在生存面前认认真真地
工作,无法持能逞强。是啊,现实强大得令人渺小!我认为,能够在那里坚持的诗
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一个位置,也就是说要有一份相对稳定或比
较稳定的工作,收入基本能够满足他的生存需要。二是要有对诗歌足够的自信心和
创造力,抱有某种程度的写作使命感,或者说写作已经成为他内在的生命和精神的
需要,否则他必然无法坚持下来。在这样一个“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代,诗
歌写作与物质追求,金钱欲望与幸福生活,可以说相互矛盾而又并行不悖,身处其
中的诗人,在两难选择中如何更好地把握诗歌和艺术,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
做法和不同的归宿,而我更注重的是诗人在其中呈现出来的艺术、精神气节和人格。

在目前的中国,“先生存,后写诗”与“先致富,后写作”成为了一种时尚,
写作对于人的致命性,创造力是最大的决定性因素。人与人之间因为生存经历、审
美意识、学养天分、思想感情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写出的作品在艺术上、品质上和
境界上有所高低不同。每个诗人的道路、归宿可能都有所不同,但每个诗人都在其
中面临着考验。如何直接化入当下具体日常的生活和人物,这是考验当代诗人把握
社会、人生和艺术的能力和创造力的问题。
真正的写作者,每个人的写作其实是独立的。在这一个经济发展迅猛异常、信
息空前膨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一个时代的诗人,他如何应对?不同
的写作者自有不同的选择。──啊,那些写出了一个艺术世界的人有福了!!
最后要说明的是,因为本文侧重于谈论杨克的诗歌的商业缩影和所蕴含的商业
文明的意义,故无法对他的诗歌的其它方面也作出一些论述和评价;同时也由于篇
幅所限,只能纲要性地谈谈管见,无法最大限度地展开论述和深入评论,诚为遗憾,
指望后补。
结束本文之际,我想顺便一提:杨克的诗论,或者对写作的一些随感笔记,大多
写得短小精悍,在一个“以长为佳”、“以长为能”写作氛围中显得不协调。一些
人觉得他的评论性文字为什么不写长一点,后来仔细读完了,才发现他所要说的东
西已经包容在其中了。能够在有限的经济的文字里表述清楚,比那些洋洋上万言的
长篇大论更见功夫。
“我相信,正是这些坚持了写作的自由和独立,尊重艺术创造精神的诗人和他们
的诗,代表了九十年代诗歌的新的生长点,更接近诗歌的本真,昭示着诗歌的走向。
他们,就是诗的希望所在。”说出了这句经验之谈的诗人,杨克,正是因为在二十
余年的写作中坚持了写作的自由和独立,尊重艺术创造的精神,更接近了诗歌的本
真,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中国新诗史增添了崭新而深刻的一笔。他的意义,
在更深远的将来可能才会更清晰地显示出来。
如果从更大方面来分析,我唯一不满意的是,他至今未能完整地形成他自己独
立的深刻的艺术世界,但一旦他形成了,他的成就就更是中国新诗的福气了。
匆就于2001年3月底
(全文5520字)
(作者注:本来这篇文章应该写得更好一些的,可是因为当时本人忙于为所在学
校申报自治区示范性高中的有关工作,没有时间也无法静心下来,匆匆在电脑里草
就,文气和从容的心态无法展示,令人遗憾!
本文只能算是一个纲要,以后有时间和机会再重新展开吧!──
2002年5月29日星期三夜里)

2002-09-17 09:16 AM
Click Here to See the Profile for 马兰    Find more posts by 马兰        Edit/Delete Message    Reply w/Quote    IP: Logged
All times are ET (US)    Post New Thread     Post A Reply
Forum Jump:
< Last Thread     Next Thread >

Forum Rules:
Who Can Read The Forum? Any registered user or guest.
Who Can Post New Topics? Any registered user.
Who Can Post Replies? Any registered user.
Changes: Messages can be edited by their author. Messages can be deleted by their author.
Posts: HTML code is ON. Smilies are OFF. vB code is OFF. [IMG] code is OFF.

Admin Options:
Open / Close Thread
Move Thread
Delete Thread
Edit Thread

< Contact Us - WENXUE.COM >

Powered by: vBulletin Version 1.1.5
Copyright © Jelsoft Enterprises Limited 2000.
Copyright 2001 by Olive Tree Literature Society